第144章 记忆录3145(1 / 2)

木星卫星

进军木卫 记忆点:4 这颗行星上存在着四百多座一直喷发的活火山,是太阳系中地质活动最活跃的天体。无数的硫化物覆盖在它的表面,从外太空看,木卫一的模样像极了一份葱花饼。

困难重重 记忆点:4 极致的地质活动是因为受到了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的牵引。在这股力的作用下,木卫一喷射出的硫能高达500公里。连续不断的火山喷发让科研工作人员灰头土脸,而战舰也必须使用反冲才能正常着陆。

生命星球 记忆点:4 木卫二的表面被冰层覆盖,冰层下面是一片海洋,而海洋能够直接接触这颗岩石卫星的核心。从太空上看,它如同一颗被刀锋划过的冰球。因为木星的磁场,木卫二海洋可能具备适合碳基生命生存的水热条件。

小心翼翼 记忆点:4 科学家们研究了外星进攻的各种路线,通过计算安置防御措施,力求保证木卫二的安全。这并非人类的火种,但这或许是太阳系的希望。

活大星体 记忆点:4 木卫三不仅是木星最大的卫星,更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卫星,体积甚至超过了水星。它也拥有海洋,人类在上面生存的难度相较于其他行星会低上很多。或许,这里是最佳的战场。

星球改造 记忆点:4 木卫三拥有自己的磁场,受到木星的影响,这种磁场并不稳定,但依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科学家提供了方向。我们打算将这整颗星球改造,让它成为木星防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宇宙奥秘 记忆点:4 木卫四是我见过最美的星球之一,如同青春活泼的女孩。它上面的陨石坑平原是在45亿年前生成,从上面能够研究太阳系的起源,甚至可以尝试触摸宇宙的奥秘。

警钟长鸣 记忆点:8 木星防线的建设比想象中更加困难,敌人比想象中更加狡猾。防线完全是在战火的硝烟中建设的,整个木星满目疮痍。我恐惧地看着这惨烈的星球,却又卑劣地庆幸着,这里并非我们的母亲。

土星

极致风压 记忆点:4 环绕土星的风速高达500米每秒,任何直接接触的物体都会被立刻撕碎。科学家们把这股力量称为"土星的排他性"。

负重前行 记忆点:4 土星的气压比想象中要小,但是风压随着深入却越来越强。天空中渗出湛蓝色的雨水,那是氢气的液体形态。雨水裹挟着整个星球的力量,在空天战机的外侧炸开。咯吱的响声在每个机组成员的心头响起。

流动大陆 记忆点:4 土星没有陆地,包裹在土星核上的,是由氢和氦构成的海洋。海洋化作高山,遮天蔽日。空天战机的位置只能不断攀升。当爬升到海洋再也无法触及的高度时,我们看见碧蓝色的山脉在狂奔。

陨石坠落 记忆点:4 我们被外星人发现了,那是我见过最大的流星雨。无数燃烧的陨石从天空中砸落,即使"土星的排他性"也没法阻止它们,反而让它们的面容更加狰狞。陨石很密,漆黑的天空被点燃,天空昏黄沉重。

深海探索 记忆点:4 深海中什么都看不见。厚重的海水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四周安静地可怕,仿佛置身黑匣之中。这时即使是平日最为厌恶的电流声,也需万分珍惜。

漆黑命运 记忆点:4 我想到人类的命运,也如同漆黑的海底。目不能视,耳不能闻。所有人都在挣扎,但这份挣扎,到底是挣脱这份漆黑的沉重,还是扎根向无底的深渊?

叹息之墙 记忆点:4 土星防线的建造环境,严苛到前所未有。但人类成功建立了最大的要塞。所有科研人员兴致勃勃,都立志要将土星建设成为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叹息之墙。于是叹息之墙再次在我的记忆中换了模样。

第一战线 记忆点:8 敌人铺天盖地堆向要塞,我们打退了一次又一次进攻,敌人丝毫没有减少。而在对外星人的研究中,科学家有了全新的发现。这个发现将有能力扭转整个战局,我从未感觉人类胜利的曙光距离自己如此相近。

土星卫星

第七名 记忆点:4 土卫一并不大,大小是土星卫星的第七名,也是太阳系的第二十大卫星,直径大约为397千米。其组成的成分是由大量的冰和少量的岩石。

自然崇拜 记忆点:4 古人似乎很喜欢使用神明的姓名来为卫星命名。我能感知到古人对于自然的崇拜。我无比相信古人真实踏上这颗星球时会更加爱它。但是现代人不会,人类正在逐渐抛却了一切,忙着生,忙着死。

浩瀚之眼 记忆点:4 土卫一有着一个巨大的陨石坑,陨石在土卫一身上留下的痕迹仿佛给这颗星球画上了眼睛。在高空中俯瞰,不长时间目光便会陷入深渊。直视着它,总能清晰地感知到人类在浩瀚宇宙中是多么的渺小。

玄冰家乡 记忆点:4 土卫二拥有全太阳系最震撼的场景之一:高达几百公里高的冰火山爆发。它的表面被冰层覆盖,看起来像极了月亮。不知道随着空天战机到达此处的人们,何时能回到家乡,又有多少能够回到家乡?

冰河时代 记忆点:4 土卫二和木卫二有些相似,从黄道面往下看,就是宇宙中的美玉。科学家们稍稍有些魔怔,他们再次开始了对土卫二的勘探。越多的地外生命预示着更多的可能,更多保存人类火种的可能。 阴阳相分 记忆点:4 土卫三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地形,其中一种是由许多坑洞构成,而另一种地形则是由黑暗的火山带组成。甚至在土卫三的温度成像上,星球上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科学家们至今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