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女主不是瞎子(2 / 2)

加上那些年场景单一,制作简单,演员除了男女主以外,戏份都很少,比较好调度。

更重要的是,那些年捧人的效果堪称恐怖,别说电影了,甚至大部分国民度极高的电视机都比不上。

一部那些年,把之前还是素人的柯振东捧成顶流,直接参演破了票房纪录的《捉妖记》。

后来他自己作死,在成片已经拍完的情况下,因为封杀导致电影无法上映,制片方又拉来了井博然重拍。

女主也因为这一部电影,从一个十八线小糊咖,变成了国民初恋,空降《天龙八部》小龙女,只不过因为包子脸被群嘲。

只是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刘一菲粉丝的功劳。

所以说,从制作成本到捧人效果,那些年是最优选。

如果算上制作难度的话,那这部电影就是于辛的唯一选择了,毕竟他只是个新人导演,还没有成熟的幕后制作团队。

更不用说,那些年是一部小成本高回报的电影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演员跨行当导演,首选的就是青春校园片。

这部片成功与否,其实主要看的就是女演员。

毕竟大部分的戏份都在女主角身上,能不能演好那种清纯的学霸校花是关键。

对此于辛一点也不担心,你可以说瞎姐演技差,可以说瞎姐小土豆,但是要说清纯校花,你给刘一菲拉来,也不够打的!

更不用原片中的陈妍茜了。

这部戏属于瞎姐的舒适区,甚至可以说是本色出演了。

刘施施看了半天剧本,确定了于辛不是玩梗调侃自己,又开始替他开始担心了。

“你这部电影预算大概多少啊?”刘施施问道。

原版那些年是11年拍的,制作费用一共花了1200万。

但那是2011年台省拍的,06年在大陆制作,费用会省很多。于辛做完预算清单,需要四到五百万。

刘施施虽然不知道于辛手里具体有多少钱,但也清楚,即使够的话,也是全部身家了。

所以担忧的说道:“你是要自己投资吗?导演找的谁啊?要不要拉点投资,不然票房不理想的话,你这么辛苦赚的钱都要赔光了!”

听到刘施施的话,于辛心里也有些感触。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肯定不想自己冒险当导演。

其实凭借他看过原片的优势,最适合他的职位是监制。

但是他现在没能力找到合适的导演来执导,就算拿钱砸,他手里的钱都不够。

所以只能赶鸭子上架,自导自演了。

至于投资更不可能拉倒了,已经小有名气的宁昊拍《疯狂的石头》时,要不是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他都拉不到投资。

更不用说于辛一个北电表演系的大一新生,靠唱歌火了以后想要拍电影。

这种情况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会给他投资的。

刘施施劝了于辛一会,见他心意已决,只是说了句:“我看你是失心疯了,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拼命的赚钱,搞得好像欠了赌债一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