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楔子·下)(1 / 1)

德川家毅对中国文化研究已久,对中国的历史典故又如何不知,他想到此处,立刻感到极度的惊恐。他读着诗中每行的第一个字:“古今相若”,既然“差万千”,又何来“古今相若”,可见这首诗的真正含义决不是颂扬“琅琊佳人图”,而是在暗示从前的历史也会在今天重演。夏侯永盛分明已发现德川家毅想占有“琅琊佳人图”的用心,而这首诗则是尖刀卡喉一样的威胁。

过了好一会儿,德川家毅突然扯下墙上的“琅琊佳人图”,气急败坏地双手用力把画撕得粉碎。他命令一队日本宪兵,立即包围夏侯永盛的住宅,将夏侯永盛及其家人就地枪决。掠夺者要杀人灭口了。

恶狠狠的宪兵队赶到夏侯永盛家,却扑了个空。夏侯永盛和家人都已逃出了北平。

夏侯永盛走了,德川家毅在占有“琅琊佳人图”的喜悦和担心失去“琅琊佳人图”的恐怖间徘徊。没过几日,德川家毅就受到了夏侯永盛寄来的一封信。夏侯永盛在信中劝说德川家毅,战略物资可以运去日本,但是不要将琅琊佳人图运到日本,并且摆出了种种理由。信中的词句在德川家毅看来这却是危险的激吓,更是不可抗拒的打物,他知道如果不遵守执行将意味着什么,他总是觉得夏侯永盛,他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用敏锐的目光监视着自己的城他害怕夏侯永盛去告发,尽管上司的察觉并不至于影响他动衔,但会使他水远地失去“琅琊佳人图”。那种失去会是何等的官苦,更甚于失去官衔和生命。

德川家毅得到了“琅琊佳人图”,也戴上了夏侯永盛为他准各出镣铐。于是,往日本运送故宫文物的计划被他一次又一次地以种种借口拖延下来。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了。日本侵略者得到了可耻的下场,故宫中的文物珍宝都安然无恙。

至于“琅琊佳人图”,其魅力竟然如此神奇,让凶残狡猾的日本特务败倒在一介文人的手下,真让人匪夷所思。后人为了一览“琅琊佳人图”的灼灼风采,探求“琅琊佳人图”的奥妙神奇,又演出了一幕幕人世间的悲欢戏剧。

(按:作为历史文明古国,中国的各个朝代流传下来无数的珍贵遗产。到了近代,各国列强开始瓜分中国,他们不但掠夺走大量的金银珠宝,同时也抢走了许多珍贵文物。日本侵华以后,又有大量文物珠宝被掠夺到日本,然而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却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对其原因许多人众说纷纭,笔者在此并非探究历史,只是借以引出这幅神秘的“琅琊佳人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