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相濡以沫(1 / 2)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BJ某小区的程文俊大爷和老伴李淑琴在家看电视,电视里正在直播救灾人员抢救被困的一位群众。

时间一分一秒的滴答着,程文俊的心也跟着揪得紧紧的!

几个小时过去了,被困人员最终没有等到救出地面,去世了!

现场传来救援人员的哭声!

程文俊和李淑琴也跟着电视里的救援人员一起放声大哭起来!

哭声引来邻居赵阿姨敲门询问。

这个楼里住的都是铁路部门的退休人员,赵阿姨的老伴梁叔叔跟程文俊之前是同事,两家人平时关系相处得还不错。

李淑琴去门口给赵阿姨开门,刚打开门,此时,只听见身后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水杯掉到地上的声音!

伴随着刚进门的赵阿姨一声大叫,李淑琴转身一看:

老伴程文俊倒在了地上!

两位老太太赶紧去搀扶程文俊。

赵阿姨年轻麻利,帮忙扶起程文俊到沙发上躺下之后,连忙拿起旁边的座机打120急救电话。

李淑琴手忙脚乱的从抽屉里翻出速效救心丸给程文俊喂到嘴里。

等了大约十分钟左右,救护车到了,医护人员先在现场抢救了一会,然后,赵阿姨跟李淑琴一起帮忙把程文俊送上救护车。

等赵阿姨回自己家时,坐在轮椅上的老伴梁叔叔已经大小便失禁了,正眼泪巴巴的等着赵阿姨回来帮忙收拾。

梁叔叔是中风后遗症,说话结巴:

“你你你去他家串个门,怎怎这么长时间回来?我喊好半天没听见?”

赵阿姨一边给梁叔叔收拾,一边告诉梁叔叔刚才的事,梁叔叔一听哭得更厉害了:

“地地震的人没没没救活,他他他给伤心死了!”

“医院的大夫说了,这两天让老年人别看电视了,电视里天天都是救灾新闻,老年人心脏不好,不能看这些刺激心脏的镜头!这两天医院里收好多看新闻犯病去急救的老年人!”

赵阿姨耐心的在卫生间里帮梁叔叔清理,见梁叔叔哭个没完,也很担心,给他不停的拍背揉胸口。

给梁叔叔清理完后换上干净的裤子,又给他洗了把脸,然后扶梁叔叔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下,赵阿姨去厨房做晚饭。

梁叔叔是铁路部门的退休工程师,赵阿姨是北京饭店的退休职工,两人相敬如宾在一起生活了四十年,可惜没有孩子,晚年生活多少有些寂寞。

梁叔叔五年前中风后不能自理,所有的家务和照顾梁叔叔的事务全靠赵阿姨一个人忙前忙后!

但是赵阿姨从来没有抱怨过。

赵阿姨从年轻时就勤快利落,现在虽然一个人照顾着梁叔叔的饮食起居包括看病,这几年她依然把家里收拾的很整齐。

梁叔叔的胡子是她给刮,脚趾甲也是她给剪,每天晚上,她都会给梁叔叔泡脚,几年时间无怨无悔!

她常对梁叔叔说:

“人家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咱家是久病床前有贤妻!你要好好的多活几年,让我做一辈子的贤妻!”

梁叔叔年轻时干工作雷厉风行,性格也很开朗,自从中风后变得神经脆弱多愁善感,每天小哭一次,几天大哭一场的。

他跟赵阿姨从小青梅竹马,在一个院里长大,结婚后梁叔叔对赵阿姨关怀备至。

赵阿姨小时候是被养父母家的老奶奶从路边捡回来养大的,小时候经常被养父母家的几个哥哥欺负,养父母几次要把赵阿姨送到外地乡下去,都被好心的奶奶制止了。

那时,赵阿姨养父母家里人多条件不好,经常吃不饱饭,梁叔叔家条件比赵阿姨家好,经常从自己家里偷个点心烧饼或者一小块糖悄悄给送给赵阿姨,有时候也送给赵阿姨一支笔或者一个作业本。

赵阿姨每次都会把梁叔叔给她的吃的东西送给奶奶,奶奶不舍得吃,悄悄的藏起来,等家里实在是因为缺粮食饭不够分了,养父母偏心哥哥们的时候,奶奶再把藏起来的东西偷偷拿出来给赵阿姨充饥。

长大以后,梁叔叔上了大学,毕业后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的跟相恋多年的赵阿姨结了婚。

从此,两人平静幸福的生活了一辈子!唯一不如意的是没有一儿半女,但是一点不影响夫妻两人的感情。

程文俊这次心脏病发作住了几天医院,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在医院陪护,老伴李淑琴自己在家待着,不是她不愿意去医院,而是孩子们不让她去,怕她累病了。

这期间,平时经常跟李淑琴一起在河边公园锻炼的陈玉莲大妈经常来她家串门,陪她聊天,陈玉莲是一位七十岁矮矮胖胖的、一辈子没有结过婚的老太太。

陈玉莲最早是认识隔壁赵阿姨的,她跟赵阿姨年轻时都是北京饭店的服务员,退休后住的也不远,平时大家都在河边公园打太极拳和唱歌。

梁叔叔自从中风以后经常在家哭,赵阿姨推他去公园时,他也经常坐在轮椅上流眼泪,有时候一个人想起伤心的事来了还会抽泣。

陈玉莲看着嫌烦,当着打太极拳的那么多人的面说了梁叔叔:

“一个大老爷们的,生个病天天哭,让伺候你的人怎么活!”

赵阿姨听见了,心疼梁叔叔,制止陈玉莲不让她说,以后就慢慢疏远了陈玉莲。

这以后,陈玉莲不去赵阿姨和梁叔叔家串门了,转脸就跟他们对门的邻居李淑琴相处得很好,经常约在一起打太极、唱歌、逛街买菜。

陈玉莲晚年发福,鼻子上长了一块明显的老年斑,她年轻时应该长得不难看,别人问她为什么一直没有结过婚,她从来不说。

只有老同事赵阿姨知道:陈玉莲年轻时在北京饭店做服务员,曾亲自给伟人上过菜,目睹了伟人的风采之后,从此谁都看不上,就决定不嫁了!一直单身到现在。

可能是一个人自由自在习惯了,陈玉莲说话不管不顾大大咧咧的,经常得罪人,跟她合得来的也就剩下老实巴交的程文俊和李淑琴两口子。

住院期间,程文俊在电话里说想吃自己家包的饺子,李淑琴是四川人不会做面食,以前家里包饺子都是程文俊动手,她只负责吃。

现在为难了,她只好跟来串门的陈玉莲说这事,请陈玉莲帮忙包饺子。

陈玉莲一听马上就同意了,说自己在北京饭店做服务员时包饺子比赛还得过奖,于是,两人一块动手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

不一会的功夫,包了一百多个饺子,煮完之后两人一人吃了十几个,然后用保温桶装上两份饺子,李淑琴去医院给程文俊和儿子送饺子。

安贞医院住院部一个房间里有几张病床,很嘈杂,病人全躺在床上,家属有的坐在一边聊天。

李淑琴见程文俊消瘦了一大圈,心疼的当时就哭了起来!

儿子赶紧提醒她不要哭,以免影响他爸和别的病人情绪!

儿子把李淑琴的饺子接过来,先给他爸打开一份,然后自己拿一份到外面去吃。

李淑琴坐在床上看着程文俊吃饺子,帮他到了一杯开水晾着,说忘了带大蒜和醋了。

程文俊知足的说:

“这就可以了,自己家包的饺子就是比买的好吃!”

探视的时间一到,家属必须离开,李淑琴对程文俊说:

“陈玉莲帮我包了不少饺子,还有几十个在冰箱里冻着的,我明天还煮了给你送来。”

程文俊告诉她可能明天要出院了,让她在家等着就行。

程文俊出院以后,整个人变开朗了不少,一辈子没有戒掉的烟酒通过这次住院全部自觉戒掉了!

他对李淑琴说:

“住一次院就知道病死是怎么回事了!争取咱俩以后走的时候不要那么难受!

“在医院里有两三次,晚上半夜听见隔壁病房里突然传来‘嗷’的一声大叫!那叫声大到整层住院部每个房间都能听到,是惨绝人寰的那种绝望的叫声!每次听见这个声音,第二天就听说又死了一个!”

隔壁赵阿姨用轮椅推着梁叔叔来家里看望程文俊,程文俊把刚才对李淑琴说的话重复一遍,说完又对他们说:

“咱都要好好的活着!争取走的时候跟睡觉一样安安静静的,不要像被恶鬼用叉子掐着脖子一样疼得‘嗷嗷’大叫!以前没住过院时还真不知道原来病死是那么难受!”

赵阿姨连连说是,梁叔叔又哭了!

社区里号召居民自愿捐款震灾,大家纷纷积极主动的去居委会捐款。

程文俊和李淑琴开始捐了一千,后来觉得不够,又去银行取了两千送去居委会。

他俩第二次去居委会捐款时,看见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双双被两个儿子用两个轮椅推到居委会,他们也是来捐款的。

只见老太太坐在轮椅上,颤颤巍巍的把抱在胸前的一个发了黄的白色帆布包打开,从帆布包里面拿出几大捆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来,交给居委会的工作人员。

几个工作人员接过钱之后,忙着点数。

程文俊和李淑琴静静的看着他们数钱。

一时之间,他俩感觉自己还捐少了,互相看了一眼,不说话了!

程文俊老两口都是普通工人退休,两个孩子的工作也很普通,孩子们买房还有借款没有还清,能拿出三千块来捐款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

程文俊的记忆回到1976年,那一年他和妻子李淑琴都在BJ工作,从领导那里听说他老家唐山发生了大地震,领导让他先不要工作了,赶紧跟组织上联系回唐山救灾。

当程文俊和李淑琴回到那个残垣遍地、满目疮痍的老家时,看到的是盖着被单已经去世的父亲和其他兄弟姐妹们不完整的尸体!

母亲下肢完全断了,还在医院抢救!

在那场灾难中,他一共失去了十几位至亲,叔叔和婶婶也去世了,留下两个堂弟妹。

地震后,程文俊和李淑琴把残废的母亲接到BJ照顾,同时也把叔叔留下的两个还在上中学的堂弟妹接到BJ,给他们找了地方学理发的手艺。

在以后的十几年里,程文俊和李淑琴一边工作一边悉心照顾残废的母亲和叔叔的孩子,对两个堂弟妹倾尽所有的帮助,直到他们都成家立业。

程文俊和李淑琴的两个孩子因为老家来人长期住在自己家里,生活质量直线降低,经常背地里埋怨父母。

夫妻俩也是耐心的跟孩子们讲道理,好在孩子们很懂事,长大以后渐渐的理解父母了!

李淑琴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她是很传统的中国女性,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这个家奉献了一辈子,自己很少买新衣服,老了以后两口子都穿孩子们的旧衣服。

不久,奥运会在BJ举办,程文俊和李淑琴作为社区志愿者每天轮流在小区外值班,陈玉莲也是社区志愿者,每天戴着红袖章搬个小板凳按时坐在小区门口放哨。

一对外地的年轻人从小区门口经过,看见陈玉莲和李淑琴在那值班,讥笑道:

“怎么每个小区门口都是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值班站岗的?这要真要有坏人来了,就他们那老胳膊老腿的,还能追坏人?”说完哈哈大笑!

李淑琴没搭理他们,陈玉莲可不干了,叫住他俩:

“你俩先别走!既然你们这么说我们,我必须得给你们上上课!”

两个小年轻愣了一下,根本没有留下的意思,冲她们摆摆手,飞快的走了!

陈玉莲气不过,跟李淑琴说:

“看看这年轻人!怎么跟我们年轻那会差那么远呢?我们年轻时只要政府一号召,立马卷起袖子就干活!

“我像他们这岁数的时候,冬天上面组织我们去修大堤,零下十几度的气温,我们几百号人,男男女女的都只有十七八岁,最大的二十岁,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的!那时候给集体干活就跟现在给自己家干活的感觉是一样的,特别卖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