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无王可勤61(2 / 2)

第二个消息是,英法联军撤军了。所以大家不用去勤王了,皇上感念勤王军忠勇,不日就有赏赐下发。嗯,皇帝也无恙,现在身体倍棒,在木兰围场打猎呢。

有这几个消息,勤王军立刻就没有了动力,这也是庆端敢请刘勇强等人进城的原因,之前的话,就算把人请进去了,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主意,除了像对待陈维汉那样,拖住对方之外,根本无计可施。

现在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商讨裁军问题了,因为王安然无恙,自然不用勤了。要将十几万人原路打发回去,这是一个大工程,没有这些带兵的官员配合,根本做不到。作为配合的条件,自然也需要谈一谈价码。

即便猜到肯定是这样的流程,刘勇强还是做了最坏的准备。

临行前交代刘三虎:“如果十天我没回来,就带兵去闹。如果十五天我没回来,就炮轰福州城!”

刘三虎担忧道:“那如果他们地你不利?”

“你放心。你闹的越凶,他们越不敢动我。另外,可以暗中煽动一下别的人闹事,让陈维汉的人去闹,他那边缺饷最厉害,都是兵油子,其实闹不出大事。”

刘勇强可不敢鼓动钟宝三麾下的客家人闹事,这群人是真敢闹,反倒是绿营那些兵油子有分寸。

安排好一切后,跟着陈维汉、钟宝三以及来自其他地方的官员进城,大多数人都喜形于色,都是些聪明人,知道打上勤王大旗后,肯定有好处。至于这好处能吃多久,对于在场大多数买官,当上县令之类小官的官员来说,根本不在乎,哪怕只是延长一任任期,也足以让他们多捞几年。

进城之后,果然如刘勇强所想,闽浙总督、福建巡抚双双出面。先是客套一番,接着表扬了勤王军的忠义。最后担忧勤王军聚集城外,迟早会出事。让各军官原路返回,到驻地遣散。

这时候七嘴八舌开始了,讨价还价的时候到了。

总督、巡抚再三暗示朝廷时候一定会嘉奖,可‘一定嘉奖’这种空头支票,实在打发不了一群买官的投机分子,他们就反复强调困难,以欠饷为理由要钱。如果不能给官职,那给钱也行。

城外的士兵慢慢也开始闹腾,总督和巡抚知道这样不是办法。并不敢拖延,一方面看到所有人聚在一起商讨不出什么,于是各个击破。分头找各个官员交谈。

来找刘勇强谈的,还是他的老上司刘云樵。他一提出让刘永前带兵回去,妥善安置,刘勇强就痛快的答应了。

让他有点瞬间诧异了一下,刘云樵还是按察使,而且任期快到了,他不打算继续当官,己经打算告老还乡。没想到这时候出了这种事,福州的大员没一个相信勤王军真的打算去勤王,这只是一个幌子,但这年头,随便一点幌子,就能产生匪夷所思的影响。天地会的‘反清复明’,粤匪的‘天父下凡’,那个幌子在这些文官眼中都可笑至极,但却偏偏能在底层掀起滔天巨浪。更何况勤王这种大旗,怎么都比‘反清复明’和‘天父下凡’更加可靠。

但所有大员都相信,勤王军也不是打算造反,只是来捞好处的。

可没想到好处还没捞到,刘勇强就这么干脆的答应带兵回去遣散。

思索了一番,刘云樵再次想起那个不顾一切冲破敌阵,冲到建宁府城前的身影,那是一个他此生难忘的壮烈场面。

叹息一声:“你呀,太耿首了!”

除了相信刘永前是真心勤王外,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对方的行为了。他感觉刘勇强可能还是以前那个刘勇强,可身份地位却己经不一样了。不管是不是忠心,在朝廷看来,并不重要,手握几万大军,兵临府城,这种行为,是用什么样的大旗都掩盖不了的威胁。没有调令擅自发兵这种行为,不管忠奸,都无法接受。

刘勇强不但自己愿意回去,还拉着钟宝三一起回去。

“太平军又进了汀州。攻占了武平,你尽快赶回去剿匪。匪不平,千万别离开军营。”

“那当然。贼不杀尽,誓不卸甲!”

带头把事闹起来,结果又最先妥协退让,刘勇强的行为让很多人看不懂。陈维汉那些人还在福州城,他们还没拿到好处,肯定不会走。

刘勇强同情的看了这些人一眼,带兵远行。闹事要最先闹,才能当老大,认怂要最快认,才不会被第一个打击。之后清廷肯定会报复,这些投机分子一个都跑不了。

刘勇强一回到建宁府,立刻裁军。并没有全部裁撤,西万人裁到了一万。那一万在福州训练了三个多月火枪的得留下,其他地主家儿子带的队伍都让带回去了,接着马上带这一万人外出剿匪。

刘勇强这么一闹,几乎将闽西的清军都抽空了,这种机会太平军如果把握不住,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咸丰十年年底,就开始有太平军陆续窜入闽西,如今己经是咸丰十一年三月,窜入闽西的主要是从江西赣州一带的太平军余部。之前屡次被太平军侵袭的崇安、邵武反倒无事,只有浦城出现了一小股太平军部队。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江西中部己经被湘军牢牢控制,只有南部因石达开西征,留下了一些残兵反复拉锯,北部则是长江沿线的太平军主力,所以跟江西相邻的福建,也是一南一北窜入太平军部队,中间反而无事。

刘勇强回到建宁,立刻跟建宁知府李吉言沟通,接对方的命令赶赴浦城救援。到达浦城之后,才发现对面的太平军还是老相识,杨辅清的部队。

冤家碰头了,刘勇强对这个人很没有好感,决定杀之而后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