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左宗棠入新疆121(2 / 2)

那个能收复伊犁的猛男,此时还在陕甘作战,打的异常辛苦。各省拖欠协饷,不是不肯给钱,确实也都困难。科利银行先后帮忙融资了3000万两,刘勇强还将大量过剩军用物资成本价卖给左宗棠。终于在去年收复西安府,歼灭了西捻军,并将白帽军追赶进甘肃。伊犁的局势,让清廷多次催促左宗棠进疆,但左宗棠没有平复陕甘就不敢冒进。

终于陕西平定,西安府周边十室九空,整个陕西人口下降六成。陕北也平定了,这里主要是本地起义军,他们既没有跟捻军联合,也没有跟白帽军联合,反而跟北进黄陵的白帽军打了起来,因为传言白帽军要挖黄帝陵,左宗棠到来后收编了他们,然后进军甘肃。

今年打了一年,终于成功肃清甘肃叛匪,上奏挥师西进乌鲁木齐。

其他几位值得关注的汉人大员,曾国藩焦头烂额,普法战争那年。还未战败的法国人气焰嚣张,法国天津领事丰大业因当地百姓冲击教堂,气势汹汹找到三口通商大臣,因清廷官员拖沓袒护,丰大业对着大臣崇厚开枪,吓的崇厚逃入后堂。闻讯赶来的天津老百姓来衙门支援,崇厚劝丰大业不要出去。丰大业说‘你怕百姓,我可不怕’,持枪而出,百姓持刀而立,一个个都没敢动手,丰大业更加傲慢,看不起天津百姓,直接去教堂探查损失。天津知县怕出事,想劝他回去,结果被他开枪打伤跟班。老百姓终于气不过,围上来把丰大业打死了。

这件事曾国藩去调查起因,对群众谣传中教堂贩卖婴儿,用人体做药等传言进行调查,最后得出这些都是子虚乌有,洋教本是劝人向善等结论。

曾国藩的调查算是不偏不倚,但此时的清廷风气,反洋教非常激烈,于是他遭到了全天下士大夫的痛骂。其实谁处理这件事谁都落不着好,所以没人愿意去处理,清廷将曾国藩特意从两江调到直隶当总督去做这件事,不排除有打击他名望的目的。

曾国藩引咎请辞,李鸿章接手此案。耍了各种手段,他倒是不拖延,知道官场上那套洋人不认,洋人要惩办凶手,清廷根本抓不到,李鸿章就按照教堂受害洋人数量,在天津找了一批死囚定罪,请来洋人当众砍头。清廷最后赔了五十多万两银子,并派崇厚去法国道歉,结果崇厚到了法国,却找不到道歉的人,因为法国皇帝都被抓了。在法国港口逗留了好几个月,才联系上法国官方进行道歉,也算是个趣闻。

曾国藩请辞后不久,清廷任命的两江总督马欣怡被刺杀,正是鼎鼎大名的刺马案。派了好几拨大臣去审嫌犯张文祥都得不出结论,甚至有大臣因为压力太大,直接请辞,撂挑子不干了。这件事很难办,马欣怡上任两江总督肩负了一项使命,清查南京陷落后太平军藏宝的下落,曾国藩攻陷南京后,声称粤匪圣库中空无一物,但没人信,所以让人不由怀疑刺杀马欣怡是曾国藩的手段,大家平时骂一骂曾国藩的胆子有,真卷入曾国藩跟朝廷在两江的权力争斗,却没敢有这个勇气。

清廷见派下去调查的大员一个个遮遮掩掩,干脆再让曾国藩回两江处理此事。这件事确实十分诡异,马欣怡是慈禧的人,此人没有派系,是慈禧钦点的。他要去的地方是两江,默认是湘军的势力范围,因为湘军裁军后,立功的将领并没有撤,一个个都留任两江,不是在江苏就是在浙江做官,上上下下的要害部门全是湘军旧部。等于慈禧安插了一个自己人,跑曾国藩的地盘做官,然后被刺杀了。

刺杀的过程也很离奇,张文祥是孤身一人杀的马欣怡,杀完人还不怕,束手就擒,直言人是他杀的,敢作敢当。马欣怡也奇怪,他上任之后,说部下孱弱,请奏从各营抽调2500人,他亲自训练这些人,但他被刺杀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保护他,他被刺的地点都很奇怪,不是在没人的地方,比如在床上,而是在检阅完军队射箭,走在回官署的路上。

加上最后审判大臣的遮遮掩掩,张文祥在监狱中没人敢用刑,好吃好喝伺候着,这些都说明这个人似乎不简单。传言他还留下了一句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死士一般。

所以这件事有很多解读,其中一种是慈禧安插一个人,试图试探曾国藩的底线,结果人被杀了。事实上,两江这个地方,此后一直到满清灭亡,出任的总督不是湘军的人,就是跟湘军有关系的人,仿佛坐实了某种阴谋。

曾国藩审讯的结果是,张文祥是一个粤匪余党,然后做了海盗,杀马欣怡是出于私怨报复,因为马欣怡上任后大肆绞杀海盗,张文祥开的黑当铺也被马欣怡端了,还有张文祥老婆被人抢走,上告官府马欣怡没有受理。最后刮了张文祥,挖心祭奠马欣怡结案。

曾国藩的结论也没人认可,便传出了各种细说,不一而足。

刘勇强关注了一下曾国藩的动向,发现曾国藩开始推动一件事,选派留学生,而且连续上奏。原来清廷的留美幼童计划还是曾国藩提出的,可惜他没看到结果,因为他死了。

死于年初,刘勇强特意派刘三虎代表自己去吊唁。

曾国藩的时代结束了。

左宗棠开始收复西域的大业。

李鸿章这边也没闲着,处理完天津教案后,开始坐镇直隶,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开启了北洋时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