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窑法烧砖129(2 / 2)

  上火窑,跟下火窑。

  且试验一下,看哪边的砖最后烧出来质量更好。

  就在郑曲尺教导窑工们如何烧砖、如何注意事项,甚至精准到一些小细节都没有保留时,他们都很诧异。

  这个年代的工匠基本上对自己发明或创造的技艺都十分看重,更加注重其私密性,因为谁都不愿意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盗走自己辛苦研究出来的成果。

  可郑曲尺的想法不同。

  一来,这些知识本就是几千年文化沉澱积累下来的劳动果实,并非她个人创造,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毛病。

  二来,她也觉得有些东西如果人人都选择自扫门前雪,那这个社会就无法被促进发展,尤其是邺国已经够落后了,斯大林都说过了,落后就要挨打。

  不想挨打,就得想办法个人进步,国家进步,文明进步,最后又会将这些反馈到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身上。

  这砖想要烧制好,还得等好几天呢,甚至烧好后也要晾一段时间,等温度足够低之后,才能出炉,否则谁去碰砖,谁就得被烫成“大脚蹄子”。

  郑曲尺不想多等时间,于是她就想到另一种青砖的烧制办法,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预。

  就是在砖块快“烧熟”的时候,让窑工从窑顶慢慢往窑内注水,水慢慢往下渗,遇到高温,迅速变成水蒸气,新鲜空气就进不来了。

  然后等注水注得差不多了,就把窑重新封住,最后整个烧制过程就这样完美结束了。

  而这种办法会让冷却时间缩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甚至对砖体也有一定程度的益处。

  在等待开窑的过程中,郑曲尺又抽空去了一趟晒场。

  她见泥工在费力踩泥、捶打,这一项着实太耗工力,而且效率太慢。

  于是她就召集泥工,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

  就是在地面先挖个大圆坑,铺上平整的石头,再将拌好的泥倒进去,然后牵来几头牛。

  将牛绑好,再给它们蒙上眼睛,将他们的牵引绳控制在泥坑范围内,最后由它们来代替人力踩泥、搅拌。

  这个方法得到了大伙一致好评,甚至还就此打开了他们的新思路,打算就此沿用下去。

  定制泥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弄好后,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塑性、脱胚了。

  因为郑曲尺定制的是大尺寸,有别于传统土砖胚框,这就需要再重新定制一批模框,这倒不难,基本上在泥匠和泥的期间,她就找木匠提前弄好了。

  足足有百来个。

  一下要弄出十几万块砖胚,工作量那不是一点半点的重。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女强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