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以吏为师614(2 / 2)

“武!!!”

还没开审,犯事的学生就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

我们就是抢一个馒头,至于搞这么大的场面吗?

总而言之,姜国“以吏为师”非常成功。

短时间里,两万名学生的生活得到保障,启蒙得到了解决。

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不说最好的教育,至少得到了教育。

长远来看,失了权势的官员胥吏有了新的用途,避免裁撤。

或者说,这才是官吏原本的职责和职务。

姜国宫中。

高等学堂的教师们共聚一堂,交流这些时日的心得体会。

孔黑子捋着长须,笑道:“岳先生先是提出‘官不出城、权不下乡’,接着又提出‘以吏为师、以德为教’,当真是妙,妙哇!”

岳川笑着说道:“我只是提了以吏为师,并没有说以德为教。”

“各个学堂的墙上都刷着提倡道德的标语,这不正是以德为教吗?”

岳川只能打了个哈哈,没回答。

孔黑子自顾自的说道:“育人如植树,树苗小时候扶正,长大了就会是栋梁之材,孩童小时候扶正,长大了自然不会走上歧路。官吏存在的意义并不是替君王惩罚犯错的成年百姓,而是在百姓幼年时好好管制,防微杜渐!”

岳川摆了摆手,“不不不,不是我,我没说,您别瞎想!”

然而,龙阳、大黄、长卿、王建等人全都向岳川拱手。

“岳先生高明!”

向众人回礼的时候,岳川忍不住深思。

《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都提到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是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用律法约束生活和生产等方方面面。

后世历朝历代嘴上唾骂秦朝暴虐,身体却诚实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也由此搞出“外儒内法”。

可是听孔黑子说的“以吏为师”,完全不是那个味儿啊。

是孔黑子错了,还是历史错了?

历史上的“以吏为师”并不是让官吏去教书育人。

仔细想想,除了征粮征税抓贼缉盗,官吏们做的最多的就是“整治刁民”。

说起“刁民”,几乎横贯两千五百年历史。

什么叫刁民呢?

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但穷山恶水出来的,都是能征善战的,比如蒙元、满清,他们祖上生活的地方都是穷山恶水,是标准的“刁民”。

这就值得玩味了。

现代汉语词典里,刁民指刁滑的人,多用作官员对不服从法律管理和道德管束的泼皮无赖专用称呼。

官员想给百姓治罪,却又不知道用什么罪名,一个“刁民”就足够了。

刁民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看你不顺眼,治你个刁民之罪。

这就跟父母看子女不顺眼,一句“不孝”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刁民”这个词是官员对百姓的专有称谓。

它无关法律道德,无关善恶黑白,只是看是否服从管理。

但古代的法律法规制度本就不完善,老少边穷地区更是天高皇帝远。

所以,是否服从法律管理和道德约束就成了“是否听当官的”。

听,就是顺民、良民。

不听,就是刁民。

如果刁民再刁一点,那就是杀官造反的反贼了。

农民起义喊的口号清一色“杀官造反”,没听见谁一开始就喊“杀皇帝造反”的。

所以,历朝历代“以吏为师”的成果是层出不穷的刁民。

姜国的“以吏为师”会是什么个结果呢?

岳川忍不住期待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