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真理(2 / 2)

  人工修造,哪里比得上机器快速。

  所以,哪怕修了十几年、几十年,这河务工程的建筑进度还是差强人意。

  再加上好多堤坝修好了之后,还是会被洪水冲坏,需要反复修补,这么一来,就更浪费时间了。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这种需要从长计议的法子都已经不好用了,但是有些补救措施,倒是可以试一试。

  那么这么一来,就不得不靠大力发展农田灌溉事业这个更加简单一点儿的方式作为替代方案了。

  在这个时代,主要的灌溉农田的方式,还是靠人工取水。

  薛攀感觉,这个时候搞些什么科学灌溉,也不是很现实,但是至少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减少水的蒸发——比如,改大水漫灌为管道灌溉,就可以节约不少水资源。

  江南地区,最多的就是竹子,用竹子制造灌溉管道,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说不定也是可行的。

  这就得寻找能工巧匠来帮忙了。

  好在薛家原本就在金陵城经营了几代人,积累了不少人脉,想要寻找些擅治竹器的能人,那自然不会太难。

  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能工巧匠——只要能够选出合适的竹子,然后把它们连在一起做成管道连通到农田里就可以啦。

  这么一说,不就是非常简单了么。

  为此,薛攀专门找了马六来负责这件事儿——这小子作为薛家在京城的产业的总掌柜,已经有了不小的能量,这种小事儿,交给他去办,肯定没有啥问题。

  如果有啥问题,这不是还有他这个东家呢么。

  有他兜底,马大掌柜当然可以放手去飞,咳咳,是放手去做。

  信步走到了京城最繁华的当铺“恒舒典”,薛攀果然找到了正在忙活的马六。

  “恒舒典”作为他们薛家在京城产业的核心,几乎是作为集团内部的资金调度中心来使用的。

  马六一直都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在这里,基本上是按照民营商业银行的雏形来运作的,这也是薛攀的意思。

  主要当然是给自家的产业提供支持,但是也可以接一些交好商家的资金周转需求。

  说实话,当马六第一次盘点他自己反对但是薛攀坚持的这个所谓的“赔本儿放印子钱”生意盈亏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明明利钱要的那么低,为啥还是赚钱的,马大掌柜百思不得其解,还是薛攀给他解惑了——无他,“薄利多销”、“人情大于金钱”而已。

  这是一种高端局,当时还年轻的马大掌柜的还不是很懂,但是没过两年,他就懂了。

  不得不佩服他们东家,这思维就是高端。

  马六再一次为薛攀的高端商业思维深深折服,然后干得更起劲儿了。甚至把这“恒舒典”真的要搞成一家银行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