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卷五 大赵崩塌!780(2 / 2)

两日后,日月山。

对于许敬宗的为人,他太信得过了。

很明显,权万纪的意思就是想勾起慕容顺的野心,从而让李承乾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同一时间,他们也将这个消息快马送给了李承乾。

还别说,也就南下驰援殿下,是他最合适的去处。”

大家玩的就是政治,一时的得失,真不重要。

作为大唐的西大门,这会儿,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如何与这位大唐的新朋友打交道?”

李承乾不可能会允许他带着数千兵马驰骋在五部天竺的。

而且,人家也还算聪明,至少在这件事儿上,人家没犯迷糊。”

别看普西偌言辞有些言重,可若是真发生了那等事儿,这话就不是这么说的了。

不管是面对大唐,还是面对大明,他都没有把握。

对他来说,能不打仗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了。

真的,就这号人物,和他较真,自己早晚得气死。

这不是他该管的事情。

“只是之前我们和大明的约定没有做好,大明……”李元景还是有些担心的。

说到底,要不是他们折腾,大唐也不可能丢这么大的人,说起来,他们还是有些负罪感的。

当然,顾建章这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做准备,他不愿意随李元景去五部天竺重头再来,可作为李元景的旧臣,要是不给李元景打个预防针,到时候他很难留下来。

很快,众人相视一笑,也就同意了下来。

他很清楚,大唐他是回不去了,就算回去,也是前途无亮了。

他们其实都明白,李元景这么干,最伤的还是李二。

要是在当时,李元景胆敢拒绝,万俟璞也许就会用武力来交接这一切,这一点儿,李元景其实也清楚。

顾建章也不想和李元景之间,因为此事儿有什么嫌隙。

“那此番怎么办?让他过去?”伊原锡问了一句。

这事儿,说到底,对我大明而言,其实是没有伤害的。

甚至,林将军麾下的兵马……”

最关键的是,耿国公此番是来解决大唐被俘将士的,他们这些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脸上无光。

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怒李承乾,得不偿失。

不管是作为大唐的藩王,还是作为大赵王廷的王,他都不可能这么去日月山的。

但为尊者讳,这些东西不是他们能宣之于口的。

可不留在这里吧,回大唐,他敢么?

从他自立为王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大唐的藩王,如今要是回去,最好的归宿,也就是被圈禁一生,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真要如此,他这几年真就白折腾了不说,甚至还沦为了一众藩王的笑柄,这让他这位大唐藩王之首,情何以堪?

“殿下,要不我们南下日月山吧?”就在李元景一脸纠结的时候,林州却是一脸笑意盈盈地说道。

他,还有林州这些人,李承乾不可能让李元景带走的,最大可能性,便是李承乾亲自为其安排一些人。

不过当初追随李元景远赴西北,谁不是想要建功立业,谁又不想成就一番伟业?

看着赵岩那些人,如今风生水起,就连昔年他们看不上眼的商贾,如今都成了高山仰止的存在,要说他们一点儿想法都没,鬼都不信。

而且,一旦拿下了五部天竺,他也能顺势南下。

而且,当初明王可是答应过殿下,五部天竺……”

“还是去一趟吧。”权万纪说道,“耿国公虽然和魏公交好,但极少参与这些事情,至于丢脸,本就是我们的问题,又何惧丢脸?”

不日之后,李元景率领着自己数千兵马,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如今的吐谷浑,一步便踏进了大明王廷的地界。

主要是李承乾若是让李元景在天竺发展,就不能不防着李元景一手。

若是真让赵王在天竺有所作为,那对殿下未来回大唐,更有裨益不是?

至于之前的不愉快,重要么?”

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孤身闯天竺的准备。

<div >

当然,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李承乾就算再刻薄,也不可能真的让他一个人在天竺厮混,总归还是会派些人给他,或者留些人给他的。

次日,他准备驰援大明的消息便传到了万俟璞的大营。

可这点儿兵马,是能抗住大明,还是能抵抗大唐?

所以这会儿最轻松的人反而是他,当然,哪怕是他,这会儿也有着自己的目的。

当然,未来殿下想要在天竺有所作为,可能会更加艰难!

如果李承乾这会儿在日月山,他倒也能去,可如今李承乾不在,他去日月山算怎么回事儿?

先不说丢脸不丢脸,单单李承乾不在日月山,他突然前往日月山,很容易被人误解的。

以前慕容顺要啥没啥,可能的确湮灭了他昔年的雄心壮志,但如今,李承乾给了他机会让他复国,这一切就极难讲清楚了。

“哼。”伊原峰闻言,不屑的冷哼了一声,道,“这家伙,也就是首尾两端,要是当初在和大唐的争斗中,他的位置明确一些,哪儿有今日之事?

说句难听的,只要当日他坚定一些,今日,这日月山,他不是来不得!

“你这话,说得倒是简单。”伊原锡闻言倒是笑道,“他是王,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面对权力的诱惑,抵御不了也是常理。

就这么说吧,除了李承乾想要他的命外,估计他想死都难。

他之前在那场大战中,本来就没立下多大的功劳,要是这会儿能拿下李元景,他铁定是愿意的。

继续留在这里,多多少少有些不合时宜。

无他,许敬宗通知他们了,但他们和许敬宗又不是一路人,迟迟没有决议。

众所周知,冯盎在朝堂上,最信服的便是魏征,但魏征是坚定的太子党,他们有所迟疑,也就正常了。

当然,正如权万纪所言,冯盎虽然信服魏征,但在立储一事儿上,他是极其谨慎的,甚至,从未就此表过态,哪怕是冯智戴在此事儿上,也是三缄其口。

(本章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