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聪明李来了26(1 / 2)

不说易中海、贾东旭那边的“师徒情深”,傻柱今儿在又气走易中海一回后,他是心情愉悦的。

于是一洗漱完,傻柱他就哼着小曲儿,去轧钢厂食堂上班了。

进到轧钢厂食堂后厨里,傻柱也先不干别的,还是老规矩,去喝属于他的那碗稀粥。

现在粮食供应紧张,每天食堂里出去多少粮食,就要回来多少粮票。

因此这食堂做的每一个窝头的重量,都被严格规定在了二两半,误差上下不得超过百分之五。

窝头的重量,大家拿手上一掂就知道,这不好做假。但稀粥里那到底用了多少米,火眼金睛也不大看得出来啊!

于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食堂后厨的人,也就从这熬粥里动脑精,为他们自己这些食堂后厨的工作人员,增加了每顿饭一碗稀粥的福利。

早上一碗粥、下午一碗粥,这是食堂员工自己创造的隐形福利。中午俩窝头、一碗粥,这是厂里规定的食堂员工福利。

一天能喝三碗稀粥、吃俩窝头,这倒是饿不死人,可以把宝贵的粮食省下来,留给家里人了。

想他东北肥王,大东北最靓的仔,穿越到这个傻柱子身上,现在居然连一日三餐饱饭都混不到。现在对粮食的渴望,居然胜过对那些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女网红,肥王的面子也真是掉价啊!

肚子饿饿,没实力思念那些女网红,于是傻柱三、两口喝完那帮食堂老娘们,留给他的这碗稀粥,然后就开始干活。

困难时期,这工厂食堂不但一个月也难得炒一回小灶。就是大锅菜也是白菜、土豆切成条块扔水里煮,煮熟后盐是唯一调味品,连油都没有。

如此“原生态”,那厨师的工作,也就不需要任何的技术,全是体力活了。

就像傻柱现在,作为这食堂后厨里最壮实的一个壮劳力,他这个小炒师傅,现在每天干的活就是,需要出大力气的和面。

一边下大力和着一脸盆的棒子面,傻柱一边跟旁边切菜的孙师傅扯淡。

孙师傅一边切菜,一边跟傻柱说道:“哎柱子,现在这年景,我仿佛是一下子就回到了一九四八年。那个时候打仗,城外乡下的农民,不是到城里来讨生活,就是躲进山里去了。”

“村里那些农户这一跑吧,乡下的地也就没人种,咱这四九城里粮食,蔬菜供应,也就紧张的要命,当时我们这些厨子都挨饿了。可现在,可现在这不是太平年景吗,怎么也这样?这真是太让人想不明白了。”

战乱年代,乡下农户随时有被各个梁山好汉,“借粮、借钱、借女人”的可能,因此农户们只能逃离家乡,去山里、去城里寻求庇护。

而农户们这一跑,乡下的地也就荒了,也就没有什么粮食,没有什么农副产品产出了。

战乱年代,农户的生命财产不能保证,只能逃离家乡,也就造成了农业生产没法正常进行,引得农产品供应短缺。

可现在是太平时节,农户们只要跟着当点读机,别人说什么,他们跟着说什么。仅仅只要能做到言不由衷,就可以保得一家平安,不用出去逃命。

既然现在是太平时节,农户们可以在村里呆着,农业生产可以正常进行,那粮食供应为什么还会这么紧张?

孙师傅的这个话题太深刻,深刻到几十年后,也只能是把所有的锅,都甩给老天爷,都是老天爷的错。

几十年后,社会进步了那么多,这事都只能是老天爷背锅,那在现在这个思想要统一的年代,自然就更不能扯上,除老天爷以外的责任人。

于是面对这个问题,傻柱平静着张脸,很识时务的违心说道:“师叔,今年咱这北方的旱灾,真是太严重了,粮食供应紧张是正常的。明年,等明年六月份夏粮收上来后,情况就应该能好转吧!”

三年困难时期,这是第一年,也是仅仅只是个开头,明年会更困难。而城市里粮食、副食品的供应,要想恢复到困难时期以前,这还要等到一九六四年以后。

肥王上一世种花家,人尽皆知的花花公子,因此家里长辈没少试图挽救他,没少跟他讲那些困难岁月,让他居安思危。

所以肥王知道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平民生活大致的走向。可这些,可这些实话,他能跟别人说吗?

毕竟在这个时代,乱讲话所要承担的后果,可不仅仅是平台一周禁言?

因此现在傻柱就昧着良心,紧跟主旋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