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微臣韩烈,领旨谢恩107(1 / 2)

“微臣反对,韩烈抗旨在前,如今再加经略安抚使,这岂不是有功还赏吗?”

左相黄潜善闻言,神情激烈的出言反对道。

“经略安抚使执掌一路,或者多路军政大权,岂可轻易授予一个,公然抗旨之人?”

“臣附议……”汪伯彦刚站出来,想要发兵观点,却被朱胜非打断。

“官家,黄相此言大谬也,经略安抚使本身并无品阶,何来封赏一说?”

“韩烈本是同进士出身,又有军功在身,还有护卫太后,淑妃之功,如今备受冷落。”

“这难道不是宰相的失职?”

“如今前线战事吃紧,理应不拘一格降人才。”

“微臣认为授予韩烈京东两路经略安抚使,以太中大夫,权知沂州军州事的身份,前往沂州坐镇是合适的。”

“臣附议!”吕颐浩率先出列附和。

“臣附议!”许景衡紧跟着附和道。

汪伯彦与黄潜善交换了一个眼神,见皇帝显然也认可,二人连忙附和道。

“臣等附议。”

王渊是枢密使,地位崇高,但他是文官,虽然有太尉之实,却没有真正的实权。

大宋的枢密院大权,真正掌握在宰相手中。

比如此时的王渊,虽然是枢密使一把手,但实权却在尚书右仆射,兼同知枢密院事的汪伯彦手中。

以宰相身份兼同知枢密院事,又被称之为枢相。

同理,朱胜非刚才进言,授予韩烈经略安抚使这个职务,本身并没有品级,只是作为边疆统兵大臣的荣誉加衔。

而韩烈实际品阶和俸禄,也仅仅升了一级。

原来他就是正五品的中散大夫,而太中大夫则是从西品,而这所谓的大夫官阶,也就是寄禄官。

权知沂州军州事,才是韩烈真正的官职,俗称为差遣官。

至于经略安抚使,只是一个临时加衔,这个官职,要是太平年间,根本就不存在。

要不是朝廷有一项硬性规定,路一级的安抚使,必须由太中大夫以上,或曾任西品以上朝廷官员兼任。

韩烈这一次,可是连升一阶都不可能。

这也是朱胜非在反对之下,黄潜善和汪伯彦等人无话可说的原因。

韩烈本身就是沂州知州,这次只是临危受命,加个头衔,你们还有什么好反对呢?

“中书舍人拟诏,杨统制你亲自去传旨,告诉韩烈,若再抗旨,当以抗旨治罪,让他接到旨意后,即刻奔赴沂州,不得有误。”

“王枢密,传朕旨意,放回鼓噪的沂州兵马,返回沂州抵抗金兵,不得有误。”

赵构挥了挥手,颇有些意兴阑珊。

金兵的再次南下,着实让他有些寝食难安。

至于韩烈这样一个小小知州,他还真没有放在心上。

若不是张俊举荐,他都几乎把这个人忘了。

余杭县城,一座不起眼的客栈内。

“大人,朝廷的人马,一首跟在我们身后,看来那杨沂中,这是在监视我们啊。”

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孟邦杰,看着尾随而来的官兵,皱眉说道。

“不必理会,没有旨意,他们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

韩烈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边吃边说道。

“大人,万一朝廷再来旨意,你还要抗旨吗?”

赵立提起酒壶,给韩烈面前倒了一杯酒,有些迟疑的问道。

听到赵立这么一问,左右薛庆,李彦先等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韩烈。

虽然大家愿意跟着韩烈抗金,但是独立抗金,还是扛着朝廷大旗抗金,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赵立你这话可不对,口谕回朝,我己经封金挂印,一介草民,可不说抗旨。”

韩烈辩驳的说道。

“所谓抗旨,是指朝廷通过三省下发的明诏。”

“皇帝宣我回朝的话,不过是一个说辞,算不上抗旨。”

“不过,我所料不错的话,明早前要是没有明诏传达,那我们这些人,也可以安心回家咯。” “大人这话有何说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