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道(1)7(2 / 2)

五户村地处大巴山区,特殊的地理使这里不会有大旱大涝的问题,这里主要是崇山峻岭原始森林,这里的可耕地连半分都不到,这里人的困苦是田地少,粮食生产水平低,加上虫害、兽害多。

啥是兽害啊?就是那些肆无忌惮的野猪啊,一来一大群,就算是山民全体出动也很难对付那些横行无忌的贪吃家伙,稍微不小心,那点庄稼就白种了。所以,虽然当时已经是保护区了,可是对猎杀业主野鸡野兔这些还是允许的,公社里甚至鼓励村民去猎杀。

有了老道,村民给那几块庄稼地扎上了篱笆,是那种用粗粗的实木扎的,而且,每天都派人巡逻。在山地附近老道还让村民做出了好多假人,专门用来吓唬那些野兽,就这样,五户村的日子过的还算是过得去,也正是这些条件,让五户村的后生都能找着媳妇,许多光棍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脱单的。

特殊的环境让五户村几乎就是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反倒是山外的公社和县里,因为没有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少都承担了一些支援灾区的任务。

丁未年,大规模运动如火如荼开始了,老道去了一趟省城,悄悄的去,悄悄的回,可回来的时候却背着一个襁褓,襁褓里包着的就是国言。

国言是谁的孩子?老道为什么要去省城?我们暂且不表。

十年后,一切都结束了,有了新气象,许多行业和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二年前,五户村所在公社开始酝酿包产到户,可五户村本身就是一个大包干啊,几乎牵涉不到他们。

也是这一年,卢老蔫去县城给老道办了正式宗教人士手续。

当然,老道手上那份签发于民国二十五年的道士证也起了作用,而那证件上写的名字还真就是“黄帱”。所以说,老道现在是正儿八经的道士。

带回国言的时候,老道也没有忘记在省城一个乱的不行的派出所开了一张证明,说国言是他在医院旁边的垃圾箱那儿捡的,那年月,出这样的故事一点都不稀奇,许多人都很无奈。

派出所的老民警听了老道的描述,二话不说,拿着就要作废的公章给老道盖了,因为,再过几天,这公章就变了,得加上某某委会的字样。

老道不在乎,赶回山里叫卢老蔫去公社那边报备,反正那边也乱的邪乎,老道让卢老蔫举着贫下中农战斗队的旗子去,捎带手就把国言的户籍给上了,落在五户村道观黄老道名下,有了那张证明,国言就是老道收养的孤儿了。

有了一个小孩子,老道的精气神都变了,也是在养育教育国言的过程中,老道的修行境界升华了,五户村的日子也比其它地方好多了。

五户村民很早就都住上了砖瓦房,家家都能吃上饭,可就是一些孩子在读书上不行,山里人认为读书没用,祖祖辈辈都不识字,不都过的很好吗?

直到国言考上了县高中,卢老蔫到县城见识了新式学堂,这回来就受不了啦,至少,自己的那个小儿子就必须要去跟老道读书,

现在的老道与其说是修道,还不如说他是在山里办私塾。

老道到底是谁呢?老道不姓黄,复姓皇甫,单名一个淳,他的祖籍的确是徽省,而且他还是前清最后一届科考的举子,在最后一届会试中落榜,后来到京城求学,学习新文化,早年也与革命先驱等人往来密切,算是早期革命者之一。

大革命失败后与组织失去联系,后来在北平与日伪斗智斗力,直到解放他也与组织没联系上,想确认历史上的关系,可哪里是那么容易,物是人非,很难。

皇甫淳曾经拜在著名铁路工程师詹眷诚门下,所以,他精通英语,精通各种机械,师父詹眷诚去世后,为赡养照顾师母,在北平做文房和字画古董生意,利用这个身份,多次为组织输送活动经费。

皇甫淳现在为什么是老道呢?这与他幼时被一个道人传授内功心法有关,后来到北平混事由,又找到了道门的师叔,是师叔传授他诸多文玩古董的鉴别知识、造假的技能手段,是师叔传授他诸多道门心法和习练法门。

抗战期间,皇甫淳的女儿牺牲在冀中战场上,儿子参加八路军后也失联了。

解放前夕,伴随皇甫淳半生的发妻没有看到新中国的成立,病逝在家中。

本来,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皇甫淳可以在家里颐养天年,可他实在耐不住在家里的孤单,组织上答应帮他寻找失联的儿子,可哪里是那么容易?

以皇甫淳的学识,被安排进了文史馆当馆员,他主要负责清理抗战日伪时期的一些档案资料。可惜好景不长,己亥年,他面临着被批判和斗争。

表面上,皇甫淳在解放前经营一间规模不小的文房古玩店,与当时的齐潢、徐悲鸿、老舍等人都是熟识的,所以说他绝对算不上工农阶级。

可他又不属于文艺界,他是商人,是经商的,是唯利是图的,尽管他积极响应公私合营,很早就把店铺交了出去,可他的阶级成分是改不了的。

皇甫淳在鉴定字画古玩等项目上颇有名气,可这在那个时代还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本事,那时候有几个人玩收藏和古董啊?除了鉴定革命历史文物,哪里会有人鉴定古董文玩啊?就是偶尔有,那也是博物院的事情。

那年月搞运动,在许多单位里是有指标的,皇甫淳这个无根无底的人,完全满足指标上的要求,个性坚韧的他知道自己得走了,得离开那个是非之地。

他“跳”了永定河,把自己平时穿的衣服扔在了岸边,然后步行南下,爬上了货车,在武胜关火车爬坡的时候又跳了下来,最后步行走到了鄂西山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