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兵工概述045(2 / 2)

1914年宾步程为总办。

1915年2月陆军**函江苏督理, 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德国七九马克西姆重机枪, 并名之华宁。现造成6尊, 请就近派员试验。

1917年王者化为总办。

1921年4月咸瑶圃为总办。开始生产马克西姆水泠式重机枪, 月出3挺。仿造勃郎林手枪。员工约400余人。

1923年10月刘玉昆为总办。

1925年6月王烈为总办, 9月尹凤鸣为总办。

1926年4月李斐然为总办。

1927年, 北伐军于3月13日克复南京。4月18日国民党正式发表文告, 国民政府决定奠都南京。4月成桄为总办, 5月陈钦为总办。该年生产马克西姆水泠式重机枪170挺。

1928年改辖上海兵工厂, 称为上海兵工厂金陵分厂。造82迫击炮弹,30磅及80磅飞机炸弹,每月生产30架马克西姆重机枪,80万发子弹,无烟火药300磅及黄色炸药20余磅。

1929年改隶兵工署直辖,改称为金陵兵工厂,厂长为黄公柱。金陵兵工厂以卍字为厂徽, 外国人称之为Reverse Swastika, 不明就理的人常将它与纳粹党的党徽混为一谈。除了方向不同之外, 实际上卍字标志源自印度,是佛教的图样。有人说它代表佛心。在东方还有类似红十字会,红新月会等组织的红卍字会。卍字一般中国人称为万字,是一个幸运和祥和的象征(当然放在武器上也不是很恰当),和纳粹党毫无关联。

1931年7月由李承干担任厂长。月出马克西姆水泠式重机枪35挺, 修理步枪250枝,日出子弹9万发,50,18公斤炸弹共700颗,每日工作14小时。全厂人数为1100人

1934年时用节余公款二百余万元将厂房翻新, 增购机器设备。分两次征地扩建,第一次征地79市亩,第二次征地144市亩,征地之后,实行公开招标建筑。为避免外国人注目,不登报招标, 只在市内贴出"金陵兵工厂招标通告"。1935年6月初发出通告, 6月20日开标。土方工程由窦永记得标、 附属工程由协记得标。扩建工程包括添修旧有的枪厂、冲弹厂、器材厂,以及新建南弹厂、北弹厂、 木厂、 工具厂和职工住宅、浴室、物料库、试验室等,还购置了机器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共享资金200万元﹐其中建筑费用408,634元、 机器1,046部共值1,313,212元、工具仪器104,330元、交通器材9,353元、样板样品41,612元、图书8,408元、家具30,368元。

1935年按德国兵工署赠送之MG08图纸所造之马克辛水泠式重机枪, 参照原现造之同式机枪,加以标准化。称为二四式重机枪。开始制造82迫击炮

1937年时主要产品为马克西姆重机关枪。82迫击炮,82迫击炮弹,79步机枪弹,军用器材及武器附件,防毒面具。

9月中旬奉令将枪弹厂西迁重庆与第四川第一兵工厂(后改称20厂)合并, 11月15日又奉令将所余厂部一律西迁。12月1日全部撤离南京。日军于12月13日占领南京。

西迁之金陵兵工厂, 于1938年3月1日在重庆市江北簸箕石复工。改称第21工厂,7月接收1厂(汉阳兵工厂)之步枪厂,于1939年1月复工生产汉阳造步枪。

1938年,于湖南株洲建立分厂,取名为“炮兵技术研究处”,是为江铃集团的前身。

1938年,炮兵技术研究院迁至重庆。

1941年,更名为“第10兵工厂”。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二十一兵工厂于9月奉兵工署命令, 成立『京沪区兵工厂接收处』。綦江分厂厂长孙学斌、 工务处长虞绍唐、 副利处长熊宇岑率员工34人, 乘『民联』轮东下, 于10月24日到达南京。当时兵工厂负责的日军为松尾部队, 厂长松尾春重迎接入厂, 准备移交。

1946年3月, 京沪区兵工厂接收处在各地接收完毕, 原金陵兵工厂暂定为21厂南京分厂, 由孙学斌出任分厂厂长。在重庆的迁川员工也陆续返回, 第一批569人、 第二批637人, 后来又有100余人先后返京。

6月撤销安宁及綦江分厂, 又接并第1厂, 第27厂, 第41厂, 将五个工厂之机料迁运重庆, 各厂设保管处。又奉令接收23厂重庆分厂。

1946年8月底, 奉命成立第60工厂, 由孙学斌出任厂长。又陆续调回60名迁川员工返回第60厂。

1947年3月李承干辞兼厂长职, 由俞濯之接任厂长。4月成渝路索还隧道, 轻机枪厂及迫击炮厂迁至鹅公岩第1厂旧址开工。工具厂迁回江北。7月兵工署的报告中, 制造步枪的只剩下21厂及90厂(月产1,000枝), 月产8,500枝, 最大产量可达13,000枝。同时生产250枝轻机枪, 最大产量375枝, 350枝重机枪, 最大产量450枝。

1949年9月时, 兵工署所有的兵工厂只剩下西南和东南两区。东南区包括已迁台湾的青岛44厂, 31厂广元机枪厂, 60厂, 26厂及61厂(上海之战车厂)。海南岛有11厂和80厂。在西南有四川区的10厂, 20厂, 21厂, 23厂, 24厂, 29厂(以上三厂为原料厂), 50厂, 昆明53厂, 柳州30厂等械弹厂, 基础较为稳固, 是生产的主力。

上半年报告,21厂制成步枪474,500枝轻机枪1,800枝,水泠式重机枪1,600枝,气泠式重机枪350枝,改制6000枝6.5mm及7.7mm口径步枪为7.9mm口径,试制成功M1半自动步枪,卡宾枪制成样品,因缺乏经费停止,2.36吋火箭炮及弹试制成功。21厂是当时主要的步枪生产工厂,台湾的60厂在同期只生产了1,500枝。

当时蒋介石的计划是以大西南为基地,以海南岛与台湾为犄角,与共军长期对抗,因此有大多数的兵工厂都没有迁往台湾。不料时局急转而下,卢汉在1949年12月12日通电附和**,蒋介石知道大势已去。1949年12月13日,蒋介石黯然飞离成都前往台湾,为一个时代划下了句点。

1949年11月29日,稽查军警2,000多人围住了工厂,运进600多箱炸药, 大板桥药库被炸毁,发电所及工具所也遭破坏。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进入重庆。

金陵兵工厂原址,现为中国航天部所属的南京晨光机器厂。

60厂的主要机器设备于1948年11月间从上海迁往台湾高雄市。迁台的人员共1,690人, 其中职员247人, 工人1392人, 兵夫70人, 眷属4,153人。不愿前往台湾的,每人发两个月薪水资遣。后来1976年改名为205厂,是台湾最主要的轻兵器生产重心。

60兵工厂在1971年6月生产的M1刺刀印记, KS应是高雄的缩写。现在的205兵工厂,仍在高雄前镇区。

共和国于1957年将金陵兵工厂与炮兵技术研究院合并,组建中国长安机构制造厂(即长安汽车)。

1996年,长安汽车B股在深交所上市。

1997年,长安汽车A股在深交所上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