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新生(6)730(1 / 2)

目睹黄河对岸的国军换成37集团军并且日益壮大,日军倍感紧张,似乎过一天少一天,警戒国军渡河的碉堡也增加了兵力,并且运来重炮加强了原来的75野炮。

国军的正常拉练被日军观测哨发现,以为国军要渡河,急匆匆告警,2门280mm臼炮按照预设标尺开火,结果造成猝及不防的新兵队伍人员伤亡。装药量巨大的炮弹给新兵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虽然后继39师也用榴弹炮进行还击,但是声势上依然不如日军的臼炮,处于保密国军没有动用105口径炮,但一些人目睹工兵挖出的未爆弹头,很快部队新兵里有了紧张空气。

尽管老兵并不是很在乎,告诉他们司令有的是高级货,可连60炮都没挨过的新兵依然形成不了对比印象。

挖出的炮弹开始无人能识,后来询问了友军才知道在一些关键渡口鬼子均有重炮把守,西边不远的风陵渡也有类似的重炮。后来将炮弹拍照,连同资料一起送交重庆英美苏使馆武官请求帮助,才明白这竟然最早应用于日俄战争时期。沙皇俄军有类似的280mm臼炮与日军系出同门,重26吨,炮弹重217KG,有效射程可达7000米。

日军臼炮的存在成为集团军最大的威胁,想要渡河北上,这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的坎,而办法只有一个——消灭它。

39师尚未扩编完毕战斗力不足,范汉杰便把活交给了摩步十八师。

利用一切渠道,师长方耀明迅速掌握了大体的情报,随后把师属火力侦搜队召集到会议室。

简报板上钉着一些照片和图表,旁边画的是日军布防草图。方耀明首先指着一尊火炮的示意图道:“这是苏联大使馆传来的臼炮草图,与日军使用的类似。根据友军提供的情报,日军目前编有一个炮兵大队,含12门野炮和2门臼炮,并且除炮兵大队附属的警卫之外还有一个中队进行外围与河防警戒。从济源距离日军炮兵阵地只有20公里,鬼子联队分驻于周边各县镇,济源、孟县鬼子大队出动仅半小时即可抵达,不利于大部队行动。所以集团军决定,由我师进行对敌人阵地的侦察和打击任务,这是我们的光荣。先看我们所掌控的信息。”

副官给每人发了一个密封的牛皮纸袋,大家撕开后低头读完,里面交待了可以进行策反的伪军军官、地方民兵组织和八路军的大体分布、联络方式。看完后,都用心记下。

方耀明随后道:“现在有两种方案,第一是小分队侦察日军臼炮的精确位置,由战机进行战术轰炸。第二是潜入日军阵地伺机破坏。渡河后根据情况由队长负责决定。现在还有什么问题。”

队长冯佑安起立道:“师座,伪军军官可靠吗?”

方耀明道:“伪军连长郭东槐曾经当过晋绥军,后来41年投降日军,据友军称其平日并无过多伤天害理之事,没有发生过大的武装冲突。如果对其成功策反也是我们的助力。当然也可以适当对顽固不化者进行惩戒。”

冯佑安又问:“那我们是机降还是伞降。”

方耀明笑道:“真把你们惯坏了,还机降,都给我游过去。”

冯佑安听后道:“是长官,没有其他问题了。”

方耀明叉腰道:“好了,下去整备,晚上出发。”

大家把看过的情报重新装进纸袋,走出会议室的时候都把纸袋扔进一个火盆,随后副官浇上煤油将纸袋化为灰烬。

领了美国产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枪挂榴弹发射器、火箭筒等装备,队员们进行点检后抓紧时间休息。等看到交通工具时候大部分队员都吃了一惊,心说这玩意能过河吗,幸亏是夏天,掉下去还能游泳。

老河工温广海划了半辈子羊皮筏,遇到的官商兵匪无数,见到这批官兵也不禁暗暗咋舌,不禁衣服花哨,清一水的“手提机枪”还有护膝护肘护心镜,头顶钢盔脚踏大头靴子,光那种眼神里的杀气,看自己一眼就觉得脖子发凉。都说腰挎手枪的是当官的,可他们个个腿上腰里都有手枪,难不成都是当官的。

没想到这些当官的挺温和,话也不多也比较客气,给了自己跟徒弟一人两包烟,前面国军也都给了5倍价钱。温广海跟冯佑安聊了几句,把两岸的情况也说了个大概,甚至有岸边村里伪军跟谁相好都不知不觉说了出来,抽了2根卷烟之后。冯佑安站起来把作战背心穿好,淡淡说句:“到点了,我们渡河吧。”

夜渡黄河需要对河道水文特点有极强的掌握能力,一旦稍有差错就是船翻人亡,就算是有钱也没人敢轻易接活。这段时间没有下大雨,水位较低,国军说要送人过去打鬼子,本来温广海不想去,但是来的长官说了他已经知道这个情报,如果不去就要先关起来等打完鬼子再放人,否则拿钱送人。温广海考虑到要给儿子娶媳妇只好拼一把。

两具筏子上各有6个人,后面那艘还架上了机枪。冯广海半跪在筏子上举起8X22mm望远镜扫视着对岸,黑索索的黄土岭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几盏昏黄的灯远远亮着,据说是伪军的河防哨。浑浊的浪花拍打上筏子,队员们的衣服不一会半湿,依然趴在筏子上一声不吭,安静的让温广海和徒弟心里直打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