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家内情133(2 / 2)

“可若王爷追问?”王妃一脸心忧的样子。

刘威道:“王妃哭便是了。”

“这……”

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王妃咬咬嘴唇,默认了。

这小子能替自己着想,着实不易,也不必过于苛求什么了,不过,自己什么都没说他便都猜出来了,倒还真是聪明啊。

这算是与王妃串供了?

甲板上,刘威没来由的干笑,柳元景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还不待发问,便看到颜延之走上甲板。

颜延之大概是在船舱中闷久了,也来到甲板上放风,一见二人,依旧保持着他那份淡然的微笑,顺口道:“已到了南豫州,再有一日便入建康了。”

刘威没言语,柳元景微笑着上前行礼说道:“一路之上多承檀将军照抚,元景感激不尽。”

颜延之却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似叮嘱,又似告诫一般对他说道:“此番入京面见庐陵王,元景还需少说多听才是。”

柳元景不解其中之意,只知是关心他的话,便点头应着。

颜延之目光一凛,望向刘威,问道:“王妃对你讲什么?”

刘威轻描淡写道:“无非是面见庐陵王必有重赏那一套。”

颜延之还不待继续说,柳元景满脸羡慕地说:“刘兄非常人也,到哪里都有一番机缘。”

刘威看着他呵呵直笑,这笑让柳元景极不自然,反问道:“我哪里说错了吗?”

刘威撇了撇嘴道:“柳兄不读史吗?”

柳元景一愣,问道:“这和读史有什么关系?”

刘威指点着说:“柳兄弓马娴熟,战阵之上是一把好手,可是政治敏感度怎么这么低?”

柳元景怔住了,竟然接不下他的话。

颜延之望向刘威的眼神竟是变了,一个人处于某种环境久了,自然会适应这个环境生长,颜氏家族浸淫官场上千年,岂是寻常人家可比的,他是听出刘威话里的弦外之音了,先前柳元景称其颇有韬略他还不当回事,如今细品,怕是此言非虚,他一言不发的看着刘威。

只见刘威又道:“秦二世而亡,皆因兄弟阋墙而起。”

柳元景于政治显然是缺了一根弦,像个傻大个儿一般,愣愣地问:“这和庐陵王重赏有什么关系?”

颜延之会心地笑了,他笑得很认真,自己当然知道皇家内幕,可是刘威仅凭本能便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才啊,颜家虽家大业大,可多个帮手总是好的,想到这儿他向刘威递出橄榄枝。

颜延之笑吟吟地看着刘威道:“不错,先帝几番曾欲立庐陵王为太子,皆因大臣劝阻这才无果,庐陵王与当今陛下虽为手足,于国政见识上却是去泥之别。”

刘威看到颜延之的笑意颇觉头皮发麻,总感觉他是不怀好意,于是很直接了当地说:“颜兄的意思是庐陵王比当今陛下强?”

这下轮到颜延之目瞪口呆了,这小子说话也太直接了,天家的关系,意会就可以了,有必要这么直接说出来吗?他不好评价,虽然没回答,但也没否认,算是默认了。

刘威继续道:“当今朝局小弟不甚了解,还望颜兄指教,是陛下身边的人高明还是庐陵王身边的人高明呢?”

这下给颜延之问住了,沉思半晌,不是很自信的答道:“先帝所遗四顾命大臣,司空徐公羡之起于布衣,晓万事,安异同;尚书令傅公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辞;中书令谢晦颇识机变,才略明练;镇北将军檀公道济,尤擅兵法,连战多捷。四人皆是当世人杰辅政征战可安天下,至于庐陵王……”

颜延之有些语塞,与他并称的好友谢灵运与庐陵王相互引为知己,官职虽比不上四顾命,可在他心里谢灵运的才华放眼天下那是无人能比的。

刘威却撇撇嘴道:“直说了吧,庐陵王身边尽是一群只会吟诗作对的书呆子,办事能力却是一般般,若有朝一日皇家起了内哄,第一个倒霉便是他的身边人。”

“你……”颜延之涨红的脸像猪肝一样,紫红紫红的,幸好年轻,不然听了这话还不得呕出一口老血。

刘威却没有住嘴的自觉,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一时颜谢,搞搞文学还行,搞政治?还嫩着呢。”

颜延之被激怒了,手往腰间一抚,想立即抽出剑来劈了这小子,可是此时他穿的是儒衫,并没有佩剑,一手摸了个空,意识到没带兵器兵立即卷起袖子要上来揍,柳元景一见不妙连忙上前阻拦。

颜柳二人在船头撕扯着,兵士们远远望着,一个个忍俊不禁地发笑,忽然,江面上出现一条大船,大船旌旗招展,正对着他们驶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