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曲悲歌(1 / 2)

一老一少两个道士离开了太平起事,顺着大路一路行进,想要找到桥梁,跨过数千米的大江。

想要一路南下,探访名山,问遍红尘,用身体丈量修行。

走了数十里,这才发现一个有大船的大渡口,能够顺江横渡,但是却没有任何船只,此时这渡口周围仍有不少流民聚集。

他们拖家带口,甚至还在建了不少临时的窝棚,可能是害怕战乱,更是对太平起事不信任。

而这些人多少也有些家底,本也为地主或大富之家,毕竟他们也害怕统一清算,如今北边已经有不少世家富商被诛杀。

经过打听才知,周边渔民的船早已经被人买走,如今想要渡江,只能来渡口乘坐商船。

而这个渡口的商船也只剩下了两艘,每次也只能带上三四十人而已,而且经营商船的人,更是黑了心。

原本百钱就能过江,现在不仅涨了百余倍,而且还公开拍卖,价高者得。

而剩下的人没有足够的银钱,只能一天天等下去,就在这渡口旁立了窝棚,盼着能有一天能登船离开。

现在正是船票叫卖的时候,甚至要了近百两银子,还有不少人争抢。

看到这些人胡作非为,坐地起价的荒唐事,小道士可忍不了。

“师父,这群大借渡河之名,公然叫卖,实为强盗,我们干脆替天行道,直接以太平起事之名杀了他们。”

老道叹了口气,教训道:

“你本就我师门之下,怎么当几天太平起事的人,现在就弃道而去吗?”

“师父,徒儿不敢。”

小道士立刻跪了下来。

“你起来吧!记住你只是个游历修行的道士,我们现在并非什么太平起事,不能张口闭口一个杀字,看来你的修行还不够啊!

之前杀了那么多人,现在执着于杀念,对你的道果没有好处,现在每日必须背诵《道经》修心。”

小道虽哀怨,也只能按照师父的要求行事。

老道再次叮嘱道:

“你看这些想要渡江的人,多少也不是什么好人,手中肯定也有累累血案,不然怎么会急于逃出。

我们已经与太平起事没有任何关系了,我们马上要回岚国游历,切莫胡言招来杀身之祸。”

“可是师父,这群人坐地起价,我们该怎么办!”

老道说道:

“负责运船的人也不过一群地痞流氓而已,如果杀了他们谁来开船,我们教训他们一番就好!”

说罢二人,飞快跑向大船处,脚用力一跃,飞身而起,踩着拥挤的人群,借力飞身跃到了船上。

用力一坠,震得大船一阵摇晃,惊起阵阵涟漪。

船上的人,一见竟敢有人想坐白船,立刻拿上刀棍,直指二人,为首的人说道:

“你们准备出多少钱坐船啊,现在你们还插队,还得多交插队费十两银子!”

小道士笑道:

“哦?你想要多少?”

“加上插队费,再给你打个折,只需要120两银子!”

小道打趣道:“你眼瞎吗?我们可是穷道士,哪来那么多钱!”

“我看你是找事的,兄弟们给我收拾这俩道士,打死打伤了直接扔下船。”

周围的人手持武器,冲向两人,道长都用不上拂尘与道剑,不急不忙地将拂尘插在背后。

飞速近身,迎向了袭来的人。

兵器乃手的延伸,虽然有了较远的攻击距离,可身前却成了薄弱点。

瞬息近身,那棍棒落势都不及老道的速度,双拳而至,那两人顿时血一上涌,脑中嗡鸣昏厥而去。

仅仅靠着双手,而且分明也没用什么力,那些人便倒地不起,可见功力极深。

对比就是那小道士,勇猛地手脚并用,侧身或后退躲过来势汹汹的刀棒,用手一打一人的手背。

那人吃痛,手上的棒子也脱手而出,小道一个空翻就接住了掉落的棍子,随后转身一脚,将那人踹飞。

手中棒,实为短棍,真正的短棍法,并非轮起击打,而是用棍端点身,一个点击,足以入肉三分,甚至都能点得骨裂折断。

短棒点刺而去,便有一人捂胸痛倒,几脚下去,踹得人倒飞而去,那些人只有哎呦的机会。

仅仅十几个呼吸,船上的人都被一一撂倒,被小道打倒的人,外伤严重,久久不能平复。

而老道击打的人,实则用暗劲冲打穴位,只是一时晕厥,醒后虽然隐隐作痛,可却不影响活动。

这下子那群人纷纷下跪求饶,求爷爷告奶奶,特别是被小道打的那几人,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

就这样成功上了船,老道又吩咐他们带上了不少人,他们都体弱多病或者孩子妇孺较多的家庭。

就这样凑了满满的两船人,渡江而去。

虽然那边也有官兵审核,筛查太平起事的人,实则捞好处,拿的出钱的乖乖放行,拿不出来的当成疑犯捉拿。

两个道士交了钱,这才安全回到大江的这边,想来二人当初渡江去往秦北府,现在想想如做梦一般。

种种机缘巧合之下,无端端当了一阵的反贼,甚至还曾指挥大军冲杀。

一切彷如梦中,更似昨日。

于是二人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岚国南部的游历,据说南方奇山俊峰有不少仙人的传说,也有很多隐世的道观,自然想要前去探寻一番。

而太平起事那边,也到了出兵进攻的时候了。

如今大军人多势众,可没有那么多军粮补给可以消耗,更是难以支撑到秋收。

何况朝廷怎么会容许他们休养生息,肯定也会趁着春暖之际,集兵进攻。

倒不如在朝廷兵将补给没有齐备的时候,渡江袭击。

于是王魁星借着上天征兆的名义,召集信众集会。

又用几个贪官的人头和鲜血祭天后,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便向着京都的方向起兵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