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勾栏,我也不敢去12(1 / 2)

在秋岳沉迷于练兵的两周里,外面也是发生了不少事情。

首先,京城里的第二批部队一路开进了辽州,人数有八千多人,虽然不是京营的全部,但是羽林卫等一些忠于皇家的精锐都来了。

更重要的是这股确实是大部队,其中有着不少文臣和武将。

听说刚上路时人数其实还要多些的,但是路途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变故,损失了一些人马。

他们走的时候朝堂已经是稳不住了,剩下那些不走的人,要不是准备赴死的忠臣,要不是就是准备搞事的佞臣。

离开后才三日,京城就变了天,右卫将军文立拉拢兵士,意图控制朝堂,迎齐王唐仪入京。然而此举被控制了朝堂的尚书令于恒发现,直接将文立诛杀于朝堂之上,顺势称帝,改国号为“陈”。

齐王知道此事大怒,打着恢复“大荣江山”的旗号,发兵五万攻打京城。路途中,齐王攻打飞水关,在阵中指挥时不巧被流弹击中,陷入昏迷,只能撤军。

随后,苏王唐兴与宋王唐荣联手,共发兵四万,前去征讨于恒。结果还没到京地,苏就被其他诸侯攻击,被连破三城,导致联军不得不返回。

随着京地附近大乱,各地诸侯也都打了起来,并慢慢的组成各种联盟,互相攻击。

面对战争的威胁,辽州附近的魏,莱,吕三候主动响应秋嘉的复国号召,共同组成“边荣”,京城暂定辽城。

国外局势一样严峻,大荣北部的草原上,有一位部落领袖已经在十年间将大多数部族统一,成为了名义上的草原大汗,国号为“柔”。他得知荣朝大乱之后,即刻举办宴会,一边加快对残余部族的战事,一边招揽人才,大张旗鼓的宣传一旦统一草原就要剑指大荣。

东面作为大荣朝贡国的东丽则是开始积攒兵力,打算夺取大荣的领土,而更远一点的高罗也很难说会不会在未来插上一脚。

西部和南部的各国也是持观望态度,暂时还没有表态。

秋岳虽然明白边荣的压力很大,因为位处东北地区,所以可能要同时面对北方民族组成的柔,位于东方半岛的东丽,以及大荣内部的各诸侯。

不过在短期之内,柔还没有完成草原部落的一统,不会轻易南下。

所以现在最需要注意的便是东丽以及周围的其他诸侯。

对于秋岳来说,兵自然是练的越快越好,但是也急不得。

现在整个边荣已经有了辽魏莱吕四块土地,经济生产自不用说,军队人数也是多了不少。

辽州作为边关重镇,有着边军精锐虎啸军一万四千多人,加上荣朝从京城脱离的一万一千人马,魏,莱,吕三州加在一起有两万七千多兵马,总计兵力有五万两千多人。

人数虽然是多,但是只有京营的兵是无可挑剔,毕竟大荣的主力精锐。虎啸军这种装备大半鸟铳,小部分燧发枪的已经算是精兵了,魏莱吕三地的兵虽然也有边军在内,但是以往戍边更多是配合虎啸军行动,装备训练其实都很一般。

就以魏军举例,一万人马超过一半都是装备的冷兵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鸟铳,全军只有一百支燧发枪。这样的装备还是因为魏和辽一样,同样是边关第一线。

吕候有一万三千多人马,人数是很多,但是其实是算了很多民兵组织的,步战的远程武器竟然是以弓为主,火器为辅,还比不上魏军。

莱的四千人,因为莱州养马,所以骑兵多,能有三千人为轻重骑兵,剩下的一千人里大概是六百的冷兵器兵卒,四百的鸟铳兵。

至于炮兵,除了京营之外无论是虎啸军还是魏莱吕三军都没法看,加在一起才有八门炮,还都是老古董的青铜制前装滑膛加农炮。

所以边荣的这五万多人,现代化军队都不超过一半。幸亏,他们有京营有兜底,所以还算有些实力。

不算京营的一万多人马,其他四军的装备与内地的王侯们是没法比的。

就以齐王拉出的那五万人马为例子,其中四万装备火器,装备的都是燧发枪或是更好的火帽击发枪,火炮虽然也是青铜制前装滑膛加农炮,但是有三十六门。

当然,京地掌握在于恒手里的陈军,也就是大荣的主力军,虽然少了跑到辽州的这一万多人,却还有十多万人的部队,火炮更是八十多门。

只不过最精锐的炮兵和武器基本上都被拉到了辽州,所以陈军也只有六门后装式火炮和十二门外国进口的山炮,剩下的也都是前装滑膛炮。

所以单纯的数据对比,齐苏宋三王加在一起都打不过陈军。之所以能对陈军造成些威胁,单纯是因为京地过于混乱,需要大量兵士维持治安,没法集结出城野战。再加上军队中有一些武将态度很不明确,如果真的与其他封王接触,很有可能当场反水,帮助封王重夺大荣。

想要打回京地,夺回京城,可不是单靠征兵堆人数就能成的。

所以新军的组建至关重要。

新军建设的事情也获得了那些新来的武将文官们的认可,而秋岳的这个辽州自己定的中郎将,也终于改成了有认证的千户。

除此之外,魏松的儿子魏墨领了副千户的职位,加入了新军,来给秋岳打个副手。

两个人一个住的京城一个住的辽城,也是第一次见面。魏墨来之前听魏松一顿吹嘘,本身还不信,结果来了之后差点就被打脸,心甘情愿的当起了小弟。

再说秋岳毕竟是跟着老爹上了次战场,凭着羽林卫的强大捞了不少功绩,而且还有着“被炮弹直接命中”还活下来这样的传闻,所以在武将圈子的官二代里,还真的没几个人能跟他叫板,说自己懂得多。

魏墨虽然是武将之后,也是立志投身于军旅,但是人家可不是光练功夫了,书可是一点没少读。简单来说,智勇双全,就是没上过战阵,只要假以时日,一定是个名将。

这只是秋岳自己的判断,其他是不太相信他这套说法的。

在京城,魏墨可没少干荒唐事。毕竟在京中那环境,能结交到的大多数都是这一类富家或是官家子弟,再加上是年轻人,沾染这样的习性再正常不过。魏墨读的大多是兵书,所以基本上没拽文,便被同辈们认为也是不学无术,也被划入了纨绔子弟的行列。

他本就是一个武将之后,所以也不在乎那些天天念经书的学子们怎么看他。

他第一次听到秋岳夸自己雄才大略的时候,差点没哭出来。没想到一个初次见面的家伙,竟然一眼就看出了自己心中埋藏着的远大抱负。

试问几个军人世家的孩子,未来不想成为扬名立万的大将军?

不过都被划到新军来当副千户了,秋岳有信心一定能练出一支强军来,他魏墨的功绩又怎么可能会低?

秋岳觉得自己这么想是有点厚脸皮,但是你魏墨既然攀上了我这条大腿,就算不能做流芳百世的神将,做个当代的名将估计也没什么问题。

魏墨:“陵云公子,我听说你家里还藏着两个外国丽人?”

因为魏墨觉得秋岳的字陵云很像是仙人的名号,喜欢给他起各种外号,凌云公子,凌云道人,凌云仙人的,随口叫来叫去的,急了的时候还会直接叫凌云或是秋岳,没什么规律可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