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生活区13(2 / 2)

黄延义曾经看过不少二战的记录片,知道在二战中抗疟疾类药物的重要性。

二战前,全世界80%的奎宁都掌握在荷兰人手中,荷兰人在爪哇岛移植金鸡纳树有近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提取奎宁的经验。荷兰人在爪哇岛种植的金鸡纳树,是全世界奎宁含量最高的金鸡纳树种之一。

印度殖民地平均每年死于疟疾的有200万人左右,为了改变这个局面,英国人曾经在斯里兰卡种植了相当大面积的金鸡纳树,可惜的是,栽种在斯里兰卡的金鸡纳树的树皮奎宁含量非常之低,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奎宁。

1921年,美国驻菲律宾总督用4000美元从荷兰人那里买来一瓶金鸡纳树种,在棉兰老岛上种植成功,到1941年,棉兰老岛每年能够出产2000磅奎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了菲律宾和爪哇岛,全世界的奎宁断了大部分的来源,导致盟军各个战场上因为疟疾死亡的人数相当骇人。

太平洋战争时期,死于疟疾的士兵是死于战斗的4倍。70%的澳大利亚军人患过疟疾,1942年瓜岛的美军无一例外的患过疟疾,东南亚的盟军的60%得过疟疾。美国将军麦克阿瑟曾经说过,在南太平洋战场上,我们的士兵三分之一得了疟疾,三分之一在恢复之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在战斗。

太平洋战争后期,盟军给登陆新几内亚的澳大利亚部队配发一种新的化合物--阿的平,并规定所有士兵每天都要服用阿的平,阿的平也是一种染料,服用阿的平之后,人的皮肤会变黄,会让白人变成黄人,很多士兵想方设法逃避服用阿的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部队司令史蒂文斯少将亲自下令并监督,士兵们一定要按规定服药,否则军法从事。刚开始起到了一定效果,仿佛疟疾已经消失了,可是仅仅三个月后,疟疾重新在新几内亚的澳大利亚部队中爆发,疟原虫居然在三个月时间内就产生了抗药性。

可以想象,将来日本人南下后,基地如果没有足够的抗疟药物,万一爆发一场流行性疟疾,对基地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虐特灵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黄延义在邝文海和林文盈的陪同下,巡视起了新建设的职工生活区。

新建的职工生活区,占地约90英亩,位于制药厂的西北方向,距离生产基地将近1里路,黄延义参与了前期规划。

11月雨季开始后,生活区的工匠们也没有闲着,利用每日大雨的间歇期,愣是把生活区搭建起来了。

诗巫地区的砖瓦厂的产量很小,为了赶进度,生活区没有建砖瓦房。建起的都是类似于周边伊班族的木质长屋。在黄延义的参与下,生活区的房屋布局比较合理,排布的也很齐整,每五户一排,一共是了40多排吊脚木屋,基本可以满足整个基地工人的家属入住。

邝文海把磺胺销售的渠道铺好后,10月份就回到了诗巫基地,一直负责建筑材料的采购,还担任着生活区建设工程的监理。

“这一栋刷了花色涂料的长屋是幼儿园,幼儿园的地板距离地面有近一米高,下面撒埋了不少生石灰,可以尽量避免蛇虫蚂蚁爬进幼儿园。”

“旁边的这栋在房屋里面刷了白涂料的是小学,小学的建设标准和幼儿园一样,可以放心。现在小学老师已经请来了6名,还有5人会在春节后过来。”

邝文海知道黄延义特别关注幼儿园和小学的建设质量。

黄延义转头对林文盈说道:“林主管,生活区以后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你来管理,你可要做好心里准备,管理生活可是一份非常繁琐的事情。”

“我有准备,再繁琐也得有人来做,看到珠儿和孩子们就要在这么漂亮的幼稚园里上学,我忙碌一些也是值得的。”林文盈没有表现出任何畏难情绪。

黄延义走了几步,指着长屋外的电线,“这些漆包线容易老化,走线的时候应该注意绝缘,就那样钉在木质房檐下,容易产生火花,很可能会引起火灾,让谭培源他们电力组想办法增加一些绝缘材料,把这里的危险降到最低,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绝不允许有任何灾情发生。”

“好的,我回头就联系谭培源。”林文盈拿着一个小本记录着。

“这里是热带,生活区的灭虫工作也很重要,上次从新加坡采购的波斯粉(除虫菊酯)还有不少剩余,等雨季一过,可以在生活区的房屋内外普遍使用,不过要注意别污染了水源。”

黄延义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生产区的卫生状况,特别是饮用水和灭蚊这两块。

在热带地区,蚊子是灭不完的,你今天把这里的蚊子灭了,明天又有从其它地方飞过来的,但黄延义却非常执着,本着灭一只蚊子就少一只的态度,在灭蚊方面下足了本钱。

“现在有多少家属来到了基地?”黄延义站在新建成的家属区前面,看着一排排长屋。

“来了有七十多户,厂区的职工宿舍都住满了,都盼着早日搬到生活区来呢。”林文盈回答。

“那就搬吧,既然能够住人,就别空着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