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三马拉如99(2 / 2)

跟随自卫旅出发的500多后勤人员,也是这几年里经历过军训的青壮年,他们虽然没有正式入伍,但也能熟练使用枪支,大部分人的射击成绩都是合格的。

配备了这么多四轮拖拉机,建康自卫旅现在也算得上是一支“摩托化”的队伍,士兵们不需要步行,武器装备也都是靠四轮拖拉机运输。

队伍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的30辆四轮拖拉机,它们的后面各自拉着新式的火箭炮,其中12管280毫米火箭炮12组,24管130毫米火箭炮18组。

三个营的武器装备,帐篷、药品、油料等生活物资也拉了20多车。

黄延义坐在行军队伍最后的几辆拖拉机上,和莱恩中校、王黑五、吕登科等人一边赶路,一边讨论这次进攻三马拉如的作战方式。

第一天行军,只走了约70公里,距离终点三马拉如还有40公里时,太阳已经快落山,队伍按照预定的计划停下来扎营休息。

黄延义跑到1号公路的一处护坡上,仔细地查看日本人修建的公路质量。

1号公路的路面宽度只有11米左右,路基为石块混合夯土筑成,路面是大约一尺厚的三合土,三合土上又铺了一层碎石子,再用石碾子压实了一遍。

在黄延义眼里,这条路只相当于后世中国**前的县级公路,跑一跑拖拉机之类的农用车尚可,要跑汽车,速度肯定快不起来。

道路两旁都是原始的参天古树,可以想见,当初修路时,数千劳工在这片原始森林里,把巨树砍倒,运走,再一车一车的运来石块和泥土,把路基给一尺一尺地垒起来,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辛劳。

道路两旁的坟包,无声地诉说着,修建这条路时倒下了多少无辜的劳工。

“日本人修这条路,真是下了一番本钱,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条1号公路是在给他们自己挖坑,到头来坑的是他们自己。”黄延义感慨道。

“是啊,如果不是他们修了这条路,我们从建康到海边至少要走6天时间,日本人这算是给我们建康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吕登科捧场道。

“这一路过来,经过了几条小河,我看河上的石桥都建的很结实,还有2处谷地,需要用大量的土石方堆填,这么复杂的地质情况,加上雨季,日本人用了不到2年时间就修通了,说明他们非常重视这条路。只是这路面的宽度距离我们的要求还差一点,这上面双向跑2辆车是还可以的,5年内基本是够用,5年以后就难说了,到时候这条路还需要加宽,路面也需要重新铺上水泥或沥青。”黄延义指着路面说道。

王黑五在一旁插话道,“老板,我们的飞机从三马拉如侦察回来,不是说在三马拉如还有不少修路的工程机械没有运走吗,等我们占领了三马拉如,把这些机械利用起来,直接把路加宽不就行了,省得几年后又重新动工。”

“那些推土机和挖掘机会有用处的,可是不会用在修路上。”说到这里,黄延义又埋怨了一句:“这帮飞行员,几年没飞,胆子倒是变大了不少,居然敢在300多米高的空中拍照,三马拉如的日军如果是有一挺高射机枪,还不得把他们留下来。”

黄延义说的是昨天从建康机场起飞的2架自己的飞机,对三马拉如展开了一次空中侦察,飞行员熊着胆子,在低空拍照的事。

“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幸好三马拉如的日军没有防备。”

三马拉如,位于民都鲁东北方向40多公里的海边,原先只是一个300多人的小村寨,主要居住的是马兰诺人和马来人。

因为日本人的“1号公路计划”,三马拉如成了1号公路的起点,日本人在这里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从本土请来了路桥方面的工程师,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强征了4000多劳工,又驻扎了一个大队的日军监工,一时间,三马拉如的人口暴增,成了一个热闹的小镇。

如今,1号公路已经完工,日军也撤走了一部分,遣返了一多半劳工,现在还剩下上千不需要遣返的劳工,在给日军建设码头、库房等基础设施,日本人准备把三马拉如打造成进攻建康的桥头堡。

黄延义在穿越前,到过三马拉如,后世这里是砂劳越再生能源走廊的起点,有一个三马拉如工业区,其中著名的企业有砂劳越日光公司和力拓集团合资兴办的一座大型炼铝厂,耗资69亿林吉特、年产量达150万吨。还有日本德山株式会社耗资650亿日元(合25亿林吉特)建设的一家多晶硅厂。

这两家大企业在三马拉如投资建厂,炼铝厂是看上了这里丰富的电力资源,日本人是因为这里有储量很大的高品质石英砂矿。

黄延义之所以这么配合澳大利亚军队攻打三马拉如和民都鲁,其实他还有更深层次的、不愿宣诸于口的目的。

4月5日,中午。

三马拉如,位于一号公路上的日军哨兵用电话向基地指挥官野村报告,建康的军队开着拖拉机打过来了。

驻守三马拉如的2个日军中队,此时正营地里在吃午饭,被突如其来的警报声给搞晕了。

警报声刚停下来,他们就听到了远处嘈杂的柴油机声音,接着就是空中飞过迫击炮炮弹的声音,营地里响起了一连串的爆炸声。

还没等营地里的日军士兵们集结起来,空中又密集地飞来一枚枚拖着尾焰的火箭弹,呼啸着扎进了营地里。

连续不断的火箭弹仿佛不要钱似的,覆盖了整个日军营区,日军想跑都找不到没有被火箭弹炸到的地方。

10几分钟后,日军营区里还能动弹的,不到50人。

这时,建康自卫旅的士兵们已经把营区包围了。

黄延义站在距离日军军营1公里远的地方,望着远处燃烧的日军军营,对身边莱恩中校说道,“莱恩中校,你策划的这次突袭行动,非常精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