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戡乱边疆45(2 / 2)

阿睦尔撒纳的叛乱

阿睦尔撒纳,作为平定达瓦齐的关键人物,因不满清廷对其封赏的安排和个人权力的限制,心生不满,很快便举起了反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阿睦尔撒纳在准噶尔地区煽动叛乱,一度攻占了伊犁等地,威胁到清廷在新疆的统治。面对这一变故,乾隆帝决心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再次调集重兵,由兆惠等将领统率,对叛军发起全面反击。

清军的持久战与最终胜利

清军的军事行动持续升级,采取了分化瓦解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策略,逐步压缩叛军的生存空间。阿睦尔撒纳在清军的持续追击下,感到力不从心,最终选择逃离准噶尔,逃往沙俄境内寻求庇护。然而,他在流亡期间不幸染病去世,标志着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的彻底终结。乾隆帝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设立伊犁将军府,强化边防,并实施了一系列安抚与治理措施,如移民屯田、加强交通建设等,为新疆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天山南路平乱:大、小和卓的末路

乾隆朝的边疆治理并未随着准噶尔之乱的平定而止步,而是继续西进,将目光投向了天山南路,这片土地上,大、小和卓的叛乱正如火如荼,威胁着清帝国西部边疆的稳定。天山南路,包括今天的南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交汇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背景与起因

大、小和卓,即波罗尼都(大和卓)与霍集占(小和卓),是伊斯兰教白山派的领袖,他们利用宗教影响力,在准噶尔部衰落后试图建立自己的统治。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准噶尔问题初步解决后,乾隆帝敏锐地察觉到天山南路的不稳定因素,决定采取行动,彻底消除边疆隐患。

清军南下与初期战况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军在兆惠、富德等将领的指挥下,分路南下,开始了对天山南路的平叛行动。这次军事行动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地理环境的复杂、气候的极端以及敌情的多变。和田(和阗)、乌什等地的民众在清军的强大攻势下,或是主动归顺,或是经短暂交战后屈服,清军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关键战役与攻坚时刻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攻克喀什噶尔和叶尔羌,这里是大、小和卓的根据地,也是叛乱的核心区域。兆惠率领的清军在叶尔羌遭遇了顽强抵抗,一度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但在乾隆帝的坚定支持下,兆惠坚持抵抗,等待援军。乾隆二十西年(1759年)初,随着富德率领的援军到来,清军力量得到加强,终于在呼尔璊(今新疆喀什附近)与大、小和卓的军队进行了决定性的战斗,取得了大胜,解除了黑水营的围困,为攻克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奠定了基础。

平定与后续治理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喀什噶尔、叶尔羌相继被攻克,大、小和卓在清军的追击下逃往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北部)。在那里,他们遭到了当地部落的拒绝与追捕,最终相继被擒杀,天山南路的叛乱得以彻底平定。乾隆帝的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展示了清朝军队的战斗力,也体现了他对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的重视。

结语

通过这一系列边疆戡乱战役,乾隆朝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其在处理边疆问题上的深谋远虑。无论是对大金川的军事征服,还是对西藏政制的改革,以及最终平定准噶尔与天山南路的叛乱,都显示了乾隆帝在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方面的决心与智慧。这些战役不仅巩固了清朝的边疆安全,也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