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纠罚之道(二)129(1 / 2)

听完董厥的一席话,刘禅面色依旧阴郁,但却未再开口。这样的道理,让他一时之间无从反驳。自古以来,断案绝非朝夕之间能完成之事。</p>

尤其是牵涉人命的案件,不仅仅因为失去了一条生命,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到了另一条无辜的生命。如今正是杀人偿命的年代。</p>

故人若遭杀害,必然要求凶手以命抵命。固然,自武帝时代起确有赎罪制度,然而不论数额多大,赎罪之后,必定会有绣衣使者紧随其后,调查这笔巨款的来源。</p>

毕竟,那位声威显赫的武帝岂会在乎麾下官员些许财帛?单是丞相之职,便更换不下二十人次,哪一次废黜不是确凿的罪证?</p>

因此刘禅并不惧怕赎罪之举,赎罪只会使得一个人的罪孽变为一族人的罪孽。现如今西川的情形之下,他的那位父亲以及那位倡行法治的丞相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些人。</p>

然而董厥提及的并非权贵滥用职权营私舞弊,一个小小的屯长又怎堪大用?</p>

然而他所言,却如利剑直刺凡人心扉,他只需咬定牙关,只要董厥无法在酷刑下屈服承认,那么他便能坚守个一两年之久。</p>

但这短短的一两年间,其父母必定会忧心忡忡地伴其左右,必定会频繁出入府衙,甚至他们将成为邻里间的瞩目焦点。</p>

这一两年过去,他们又将会变成何种模样呢?</p>

最关键的是,他们苦苦支撑至最后,真的能换取那恶徒的一条性命吗?</p>

恐怕难矣,至少是希望渺茫!</p>

于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无论他们如何思量,最终仍不得不默认了此事。</p>

而此事也让刘禅见识到了董厥的手段与智谋。</p>

董厥确有能力,这点毋庸置疑,他能一眼洞见何为最佳应对之策,他深知此刻这对老年夫妇已别无选择,故而竭力为他们争取最优的结果。</p>

这也验证了史书上对董厥的评价并非虚言。</p>

他虽有才,但却不够坚韧!</p>

何谓坚韧?这就得提到大汉末年那位赫赫有名的英豪姜维,论战事能否取胜?</p>

尚未可知,唯有实战方能知晓!</p>

敌军势强,当下可暂退!</p>

但绝不轻易退缩,有机会便要拼死一战,直至将对手击溃。此人于刘禅看来,便是足够坚毅之人。</p>

尽管胜少败多,但他面对除克星之外的所有人,都能凭借刚猛之气冲锋陷阵,以拼命之姿赢得胜利。</p>

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何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加之本身亦非等闲之辈,一时之间竟让雍凉群雄皆感其行事太过激进。</p>

直至他遭遇了那位无论是眼界、才能、权谋均略胜他一筹,甚至同样敢于拼命的邓艾,才终于品尝到彻败的滋味。</p>

实话讲,若无邓艾,姜维在后世的地位恐难以达到如此高度。</p>

与此相反,董厥及其友人樊建,乃至诸葛亮的亲子诸葛瞻,则是另一番光景。</p>

无勇匡扶正道,便是对他们三人最贴切的形容,并非说他们缺乏才干,或本领不足,更非质疑他们的忠诚之心。</p>

主要问题在于他们这批人有一个极为致命的特点:犹豫不决,关键时刻无法果断决策。</p>

黄皓觊觎权力已久,自蒋琬时期起,他就显露出此野心,以至于历史上刘禅也曾意图借助宦官夺回朝政大权。</p>

但他们几人均清楚一点,那就是黄皓不堪重用。</p>

在刘禅彻底放手之前,蒋琬、费祎、董允以及陈祗三人一直在压制黄皓,允许他担任黄门令,在宫中兴风作浪。</p>

但他却不准染指政务,对此连历史上的刘禅也心知肚明,因此当黄皓离间姜维时,刘禅立即命令黄皓向姜维道歉。</p>

然而这一切都在诸葛瞻与董厥执政后发生了变化。</p>

实际上,黄皓并未拥有太多党羽,仅与益州地方的几家世家关系尚可。然而这些人却不愿插手其中……</p> 因为他们灵识深处认为,为了黄皓,有可能会触犯刘禅这位真君的威严,故此,便选择了袖手旁观。对此,此刻的刘禅也只能摇头长叹,董厥虽有修行资质,可性情偏颇,只能作为辅助,不能独立担当大事,因为他无法明辨何为修真界的头等要务。</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