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280(2 / 2)

“着丞相同三公协助太子监国。”孙瑾坐在榻上,身后靠着琅琊郡郡守进贡的背靠,两眼罩着,歪成一个僵硬角度的脑袋上扎着二十多根银针,只下颌微动用齿缝说出口谕。

他现在脑袋不能移动半分,否则就会两眼眼珠胡乱震动,头重脚轻。

“喏。”大长秋不敢高声,扫了义子一眼,让他看着太医令给陛下行针,自己去传旨。

太子孙钊接了监国的旨意,先按照父皇的意思命太常卿孔骊按制厚赐冀州刺史丧仪,然后按下吴地和五州两派都在觊觎的继任之位不提,先让御史台、廷尉(类似现在的纪检委,还管各地上报的大型刑事案件的复审等)和仓曹部选出两队官员,去赵郡和常山郡调查常仓的实际情况。

原本蠢蠢欲动的两派迅速安静两息后,开始推荐对方阵营的人去蹚雷。

廷尉正(廷尉最高官)直接定了分属两派的左、右监察,既不厚此也不薄彼。仓曹尚书有样学样,也派了左、右丞去。

御史台吵吵了一个上午,最后选了两派四个倒霉的侍御史。

太子孙钊咬牙听着他们互相推诿,果如全中庶子所料,最后形成了绝对平衡的局势:每支队伍都是四人,两两一派互相牵制。

下令让他们立刻出发,孙钊便让丞相和三公以外的人都退下了。

冀州刺史的候选人,太子不想浪费时间与他们扯皮,只命令他们四人立刻拟出几个人选,报与父皇裁定。

丞相和三公都是吴地出身,有志一同的认为,大吴五州的刺史,有徐州刺史郑参一人是五州派出身就够了!其他四州务必不能再给他们开口子。

于是四人除了大司马不涉政务不发一言,其他三人举荐了五个继任,都是吴地出身。

太子早得全中庶子嘱咐,他是一国太子,哪怕屁股偏向吴地一派,表面上也得一碗水端平。

于是孙钊道:“前三位本宫觉得都是国之栋梁,只有两人出身不足。还请丞相再做考量。”

丞相能做这么多年的丞相,真才实学、才干和揣摩上意的能力缺一不可。

他沉吟两息,又提了两个五州出身的人。其中竟有一个是董暾!

董暾乃是董朝嫡孙,而董朝当年因亲迎景皇帝孙休继孙权帝位,得赐两代县侯。且董暾辅佐顾氏两代大将军,其本身应是吴地这派的官员。可董氏出身兖州济阴定陶,又可以算半个五州派。

最关键的是,推荐董暾算是丞相拐了三四个弯儿去巴结太子!

董暾是太子新师妹定侯夫人的父亲李清的至交好友!

不管陛下选不选董暾,他开始趋向太子的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哪怕太子品不出来,全塘那老狐狸也一定能品出一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