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回福运后我赢麻了_分节阅读_第415节(1 / 2)

  本来太医们苦于跟游天共事短暂,没有机会同他继续学习交流,可当这些来自天阁的医书被送到太医院一份之后,他们就不再有这般烦恼。

  在这些医书中,太医们不光找到了许多疑问的答案,更在其中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医者培养之道。

  几番商议后,太医院最终拿出了一封奏章,呈到了景帝面前,希望本朝能重开太医署,并广招学生,用天阁赠予的医书培养出更多医者。

  “……过往医者总是敝帚自珍,只以血缘、师承来传承医术,如今我等见过天阁的医书方知自身浅薄,而自身器量在赠出这些医书的天阁面前又是何等的狭小。”

  “原本我等想,只有天阁那样的地方才能培养出像游院判这样的大家,而如今有了这些书籍,只消耗费十数年时间,就能培养出更多像游院判的医者。”

  届时,许多的措施就可以在民间推行,有了更多从太医署出去的医者,大齐的百姓就会有更多从疾病底下治愈的机会,各地的产妇跟新生儿的存活也更有保障。

  “……生下来的孩子茁壮成长,本朝将会有更多的人口,更多可以调用的成丁。”

  “人口的兴盛是王朝兴盛的前提。”景帝将太医院上书中的这句话复述了一遍,“而医术的昌明跟医疗资源的普及,是人口兴盛的重要保障。”

  这就是大医院上书中提到最重要的一点,在将几位宰辅于下朝后留下商讨权衡之后,景帝最终批准了他们的上书。

  此时距离游天离开毒城,在那座大将军府中许下自己的宏愿,还有一月时间。

  而来自天阁的书籍一经印刷开放,最先受惠的就是京中的年轻官员跟学子。

  年轻人对事物接收得快,这些书籍拨开了他们眼前的迷雾,更令他们明确了许多事情。

  同很多人一样,已经进入翰林院的陈寄羽也沉浸在这些书籍的整理中。

  这些时日不管是在翰林院还是回到家中,他都无法停下沉浸的阅读,纪东流更是得到书之后直接闭关半月。

  与陈寄羽不同的是,他所沉浸的是水利相关的书籍。

  因为他的才能在此,选官时付鼎臣便主张他外放,此时他正在京城侯官。

  原本他学的是家中藏书,又去实地参与了几处水利的修建,可哪怕他自认天赋异禀,前半生所得来的东西也比不上老师特意挑给他的这几本书百分之一。

  这几本书所总结提出的东西就好像有很多跟他一样的人,站在同等甚至更高的位置上治水,许多旁人不能给他解惑的问题,看了书之后全都迎刃而解。

  等闭关半月,上任的地方确定下来做好准备出发时,纪东流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已经截然不同了,对来送行的陈寄羽,他兴奋地道:“我从来不知这世间还有人跟我一样专注于这些问题,甚至在我之前就得出了许多方法,吾道不孤!

  “现在,我要去践行它们了,有了这些书,朝廷想要治水不再是问题,还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治水人才。甚至将来每一个外放的官员学习过这些治水方法后,相信人人都会不弱于我!”

  人的一生是有穷尽的,人力也是有尽头的,可是现在他就看到了水患永治的可能。

  纪东流很高兴自己生在这个时代,得以见到这些书籍,和他一样,很多即将前往地方上任的年轻官员都得到了指引。

  阳春三月,有人离开京城,也有人前来京城。

  天阁送来的书籍引发的变化自上而下,辐射向了诸多方面,很多重变革都在同时展开,需要的资金自然不少。

  户部已经使尽浑身解数,这段时间他们计算的东西比过去十年都要多,户部官员几乎歇在了衙门里,可这也改变不了财政上捉襟见肘的问题。

  国库能够调用的钱是有限的,尽管把这些书籍里记载的技术转化出来可以提高生产力,还能制造出许多成本低廉的产品用于贸易让国库充盈,但这些转化都是需要时间。

  最重要的是,生产出来的商品要销售,还得打开商路。

  原本江南一带是大齐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在生产力突飞猛进、各类商品产能增加的时候,正是他们是最该为朝廷分担的时候。

  可江南才经历过一番整治,还处于百废待兴之中,而且景帝跟朝中诸公都有共识,绝对不允许门阀世家在此时插手,所以朝堂能够获得的来自江南的助力注定很少。

  然而就在他们想着要如何才能聚集起足够的钱时,江南漕帮联合了民间商会来到了京城。

  这些民间商会由钱塘首富串联,向朝堂传达了讯息,希望由他们提供资金,像过往江南的盐场获得特许经营权一样得到相应的经销权,漕帮将会确保水上商路的通畅。

  这是在先帝发下皇榜,召集有志之士建立漕帮之后,朝廷第二次跟江南民间建立联系。

  景帝亲自召见了漕帮帮主跟江南商会代表,许下了经营权,于是在门阀世家没有插手的情况下,大笔的资金朝着国库涌了进来。

  于是户部一下子发现国库有钱了,一时间革新计划全盘开展,整个大齐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变化,仿佛在一个春天就进入了完全不同的时代。

  原本在这样的时刻,最容易影响这辆高速奔驰的马车的就是各地的安宁。

  然而各地都风平浪静,即便是在朝廷政权难以深入,常有冲突的云贵南越一带也同样如此。

  全因这些未曾得到开发的不毛之地也在渴望着全新的变革,渴望着提升。

  而所有人都很清楚,这安定的局面是因为原本潜藏的隐雷都已经被拔除,麒麟先生是否在派自己的弟子入局时就已经算到了这一步?

  是夜,景帝离开了皇宫,来到了护国寺。

  在每次来护国寺必定的上香祈福后,帝王登上了寺中高塔。

  看着京城夜景,景帝没有转身地对身后的主持大师说道:“朕原本以为要跟草原彻底开战是下一辈的事,可一下就变得指日可待起来。”

  等这些生产机器运转起来制造出财富,加上改良农业带来的粮食增产,要支撑几十万兵马远征草原,结束大齐跟草原王庭这场旷日持久的对战完全不是问题。

  “朕从登上大宝那日起,想的便是如何让大齐强盛,让大齐气运绵长,让祖宗基业在朕手中更上一层楼,而从未像今天这样清晰地感到这一切不是一场梦。”

  “阿弥陀佛,这是大齐的气运,也是陛下的气运。”主持大师双手合十,微微低眉颔首,然后在放下手后抬头,目光落在护国寺寺院中那棵参天的古木上。

  只见其上青气笼罩,比起过往许多年都更加繁茂,正是王朝气运旺盛之体现。

  又仿佛昭示原本已经固化不再前进的一切,现在都焕发了全新的生机。

  这一切波澜的起源,只是天阁送出的那些书。

  哪怕是学富五车的大儒,在见到来自天阁的藏书之后,看待世界都有了全新的层次。

  因此,所以今夜在感叹的不止帝王一人。

  所有读着天阁赠书的人此夜都不由得想道,为何这些书卷现在才出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