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我非相,乃摄也111(2 / 2)

李成梁将军,如果你还自认是一个汉人,不想让汉家江山被他们荼毒,你该知道怎么做。】</p>

辽东,李成梁听到这里,喝到口中的酒水一口气喷了出来。</p>

“父亲,这女真不能再留了,想想后世几千万的同胞,我们不能成为民族的罪人。”李如松眼睛通红,看着父亲字字如刀。</p>

“爹知道,不过此事也不能草率,去喊主将来此议事。”思索片刻,李成梁紧握双拳对李如松吩咐。</p>

【言归正传,戚继光与张居正的合作堪称典范。</p>

张居正深知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对他委以重任,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p>

戚继光也不负众望,他领导的戚家军以英勇善战、纪律严明着称,多次大败倭寇,保卫了沿海地区的安宁。</p>

在戚继光的军事生涯中,张居正的支持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

他不仅在物资上给予戚继光充分的保障,还在政治上为他扫除障碍,确保他能够安心领兵作战。</p>

这种君臣之间的默契与信任,为大明王朝的边防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p>

【经过张居正十年的励精图治和锐意改革,大明王朝呈现出一派中兴气象。</p>

国家财政收入显着增加,国库充盈;</p>

吏治清明,行政效率大大提高;</p>

边防巩固,国家安全得到保障;</p>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得到改善。</p>

这一时期被誉为“万历中兴”,是大明王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辉煌时期。</p>

在经济方面,“一条鞭法”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p>

百姓负担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产量稳步增长。同时,商业贸易也呈现出繁荣景象,市场活跃,商品种类繁多。</p>

在政治方面,张居正通过整顿吏治和推行考成法等措施,淘汰了一批庸官懒吏,提高了行政效率。</p>

他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官员和接班人。</p>

这些措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p>

在军事方面,张居正重用名将戚继光等人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p>

边防巩固、国家安全得到保障。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在多次战役中大败敌人、保卫了国家的安宁和尊严。</p>

张居正以一己之力,为大明续命六十年。】</p>

明宣宗年间,于谦站起身对虚空遥遥一拜,对这位永不可能谋面却能当成‘知己’的名臣。</p>

【然张居正的一生并非完美无缺。</p>

他生前权倾一时,树敌众多。</p>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于家中,享年五十八岁。</p>

他死后不久,万历皇帝便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p>

由于张居正在世时权力过大,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和猜忌;</p>

一些政敌也趁机落井下石,对张居正进行攻击和诽谤。</p>

万历皇帝下诏剥夺了张居正的生前官爵和谥号,并抄没其家产,不仅如此张居正死后还险些被开棺鞭尸。】</p>

天幕之下,张居正摇头苦笑,他何曾想不到此等结局,但为了大明何惜此身。</p>

朱元璋、朱棣,甚至朱高炽、朱瞻基均怒目而视:‘混账、混账,该死的万历?真的不怕遗臭万年?’</p>

【历史上的改革派真的没什么好下场,商鞅、吴起、王安石等莫不如此,可他们为了国家又何曾退缩,只能说当权者和既得利益者的无耻甚至无能,浩瀚史书之上,又少得了谁的罪孽。】</p>

【张居正改革的停止和家族的遭遇标志着大明王朝中兴时代的结束。</p>

随着改革的停滞和倒退,大明王朝的衰败趋势逐渐显现。</p>

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朝政荒废;</p>

官员贪腐成风、吏治败坏;边患再起、国家安全受到威胁。</p>

从此大明再也无力回天,可以这么说,随着张居正的死,大明也已经亡了。</p>

这已不是什么明君能够拯救,社会矛盾已经达到顶峰,距离爆发只差一根导火索,而我只希望取代大明的不是满清也就足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