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凯旋归来402(2 / 2)

瓦剌现在是骑虎难下,对方根本不给一点机会,当瓦剌还在商讨到底是和大明决于死战还是集体逃跑的时候,大明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瓦剌本部大营包围,只要是皇室成员,官员,贵族,全部被斩杀,绝不留后患。

和处理鞑靼一样的方式,广袤的瓦剌也被分割成了几块,成立督抚衙门,给老百姓分牛马羊,分粮食,分草原,瓦剌从此也再无大汗,只有大明皇帝。

拿下鞑靼和瓦剌之后,距离朱允炆带兵离开京师,已经过去一年半的时间。

皇帝在北方接连大捷,消息传回京师,整个大明为之振奋,朱允炆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拿下鞑靼和瓦剌之后,朱允炆召集部众商量,是班师回朝,还是继续往西。

瓦剌的西南方就是亦力把里和东察哈台汗国,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只不过当时被分成了两个国家,而且是实力不是很强的国家。

大明军队一路向西,兵不血刃拿下鞑靼和瓦剌,军队中已经出现了一股狂热的氛围,甚至有些人在幻想,皇帝会和当年的成吉思汗一样,为大明打下广袤的疆土。

朱允炆是想一举拿下亦力把里和东察哈台汗国的,在他的潜意识里,这两个地方本来就是华夏的固有领土。

所以,朱允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兵锋直指这两个小国,拿下亦力把里和东察合台汗国后,自此,朱允炆完成了他制定的北伐大业,也完成了心心念念的统一大业。

北方和西北广袤的土地尽归大明,此时的大明疆土地图,也达到了朱允炆理想的状态,大明的疆域,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朱允炆西征亦力把里和东察合台汗国,让周边的小国汗毛倒立,他们生怕现在的大明皇帝和百年前他们的蒙古祖先一样,走到哪儿打到哪。

朱允炆在东察合台汗国停留了一个多月,召见了众多周边的小国使臣,和他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朱允炆才班师回朝,并不是回应天府,而是带着军队,回到了北平。

回到北平后,已经是朱允炆离开京师两年后了。

当初朱允炆从京师离开的时候,还带了一个重要的人,这个人就是道衍。

当朱允炆把平定北方鞑靼和瓦剌的计划告诉道衍之后,道衍表示很赞同皇帝的宏图大志。

道衍以为皇帝找他,是想让他出谋划策攻打鞑靼和瓦剌,没想到并不是。

朱允炆是带道衍去北平,规划北平城,在北平原蒙元皇宫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大明在北平的皇宫。

这个决定,让道衍大吃一惊,询问原因,朱允炆的回答让道衍彻底折服,道衍看着志向远大的皇帝,极其认真地答应了皇帝的请求。

北平是北方的重要战略要地,也是北方最大的城市,守住了北平,就能牵制住整个北方,天子守国门,是朱允炆给道衍的回答。

并且,朱允炆还告诉道衍,作为大明的皇帝,不应在富饶的地方享福,而是应该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建设,因为不管北方还是南方,都是大明,朱允炆要让整个大明,都繁荣富裕,而不是仅仅南方富裕。

会不会迁都,朱允炆并未完全想好,毕竟这是一个天大的事,迁都北平对于整个大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但朱允炆在思考另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可以免去迁都所耗费的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但并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否成熟。

北平的建设,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在北方和南方才会相对平衡,不至于让北方一直都是边陲之地。

回到北平的朱允炆受到了北平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北平因为鞑靼,每年都会有战事,周边的老百姓时常会受到鞑靼烧杀抢掠,现在好了,鞑靼也成了大明的领土,鞑靼的百姓也成了大明的百姓。

回到北平行宫的朱允炆,见到了让他十分意外的一个人,郭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