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假象与真相44(2 / 2)

\"民众因洪水侵袭,家园尽毁,才纷纷涌向京都寻求庇护。如果我们能找到办法,将难民转化为劳动力,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孙子,你的见解爷爷并非不懂。\"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轻声叹息,这主意固然高明,但他担忧的是执行者是否真心实意。

\"炽儿,你皇爷爷当年也曾漂泊,身陷难民之列。那时我只渴望朝廷能开仓济民,给我一线生机。再说,国库的丰盈源自百姓,用国库来救助百姓,理所应当啊。\"

\"当年我如此期盼,今日京师的难民亦然。而我,始终坚守这一信念。\"

\"但炽儿,你可知我为何对难民之事忧虑重重?\"

朱高炽默默摇头。

\"如今的官员尸位素餐。洪水的消息一到,我就开始策划救援计划。然而,政策颁布了,又有几人真正执行?若非你告诉我粥棚已被撤,我恐怕至今仍被蒙蔽。炽儿,试想京城如此,各地又将如何?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心忧?\"

朱高炽听罢,心情沉重。若安置难民的措施得到实施,难民的数量本不至于日益增长。 \"我看不见,并非我不管!\"

朱元璋的愤怒再次燃烧,百姓是他的底线,触及底线绝不能退让。

他已决定,明日递交奏折之人一个不留,全部严惩。这种直接而强硬的手段,往往效果显着。

发泄过后,朱元璋的心情舒缓不少。

\"炽儿,你要牢记,百姓即天下,天下即百姓。\"

朱高炽看到皇爷爷坚定的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

\"皇爷爷,其实孙儿提出的以工代赈,或许与您的设想有所不同。\"

见朱元璋稍显轻松,朱高炽继续道。

\"提到以工代赈,人们常想到让难民参与建设。我在闲时研读过一些水利书籍,发现水患根源在于河道狭窄,雨季水位上涨,导致泛滥。\"

\"我想,如果能让难民参与水利设施建设,疏浚河道,不仅能减少水灾的发生,还能解决难民问题。\"

\"此外,朝廷救济是持续的财政负担。若让难民自食其力,也能为国库节省开支,可谓一举多得。\"

朱元璋听后,思路豁然开朗,嘴角渐渐浮现出笑意。

朱高炽的视角总是独特,宫廷内外,恐怕只有他会钻研水利之学,他的直言不讳又比那些唯唯诺诺的臣子高出一筹。

\"明智的孩子,父皇明白了。减轻自然灾害的发生,才是解决流民问题的关键,让民众安居乐业。\"

问题迎刃而解,朱元璋的紧张也随之舒缓,看向朱高炽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宠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