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 浓雾仍未散去136(1 / 2)

(一)

天亮了,但浓雾仍未散去。

按照指北针和航行图示,两艘船已经接近婆罗江口位置了。

按照惯例,船长会命令船只减速并吹响牛角或海螺,通过约定信号,与岸上的灯塔看守人员进行信息交互。

虽然轻舟6型蒸汽船上面已经有汽笛,但还是配备了进行信息交互的水手,没有浓雾时候使用旗语灯语,黑夜或者浓雾等能见度较低天气,使用牛角或海螺。

目前两艘舰船上,船长是南方基地培训的,负责船只操控和管损维护,而彭小文则是舰队的作战指挥官,由他对舰队进退和作战目标进行判断决策和下达指令。

“报告101,灯塔回应,水面能见度低,让我们减速通过江口后停船,接受安全检查。”通讯兵通过有线电话向彭小文报告。

两艘轻舟6型船舶上,采用了有线无线通讯相结合的方式。

两艘船均配有大功率无线电和小功率无线电,其中500米小功率通讯装置,是可以直接语言交互的电台,这样便于双方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和命令下达。

大功率电台,负责与陆地上的电台进行信息交互传递。

每条船内部则是在关键位置接通了有线电话,并且还安装了有线广播装置,指挥舱可以公开下达命令,也可以向具**置进行信息交互传递。

虽然船舶结构和火力配系是1840年代的技术,但是这种包括无线通讯在内的复合式通讯系统,却已经是一战期间的水平了。

“嗯,知道了,准备战斗。”彭小文拿着红外望远镜朝四周做着观察,嘱咐道:“埋伏了十几条小破船,呵呵,看他们是准备拦截,还是准备包我们的饺子吧!”

彭小文看了看手表,算了一下,十里左右的距离,很大概率是这边十几条埋伏的小船绕到后面去“堵截后路”,上游正在进攻狼皮子岛的队伍,则会顺流而下,会同这边的阻截部队,先把援兵打掉。

围点打援并不是啥高科技创新,古代就有这种战术,没毛病,很合理!

对着电话听筒,彭小文命令道:“号角回复,告诉他们,军务紧急,需要赶往狼皮子岛增援,让他们尽快前来检查。”

通讯兵放下电话开始吹响牛角回复。

(二)

下游婆猪江口距离狼皮子岛仅有十里左右距离,天气好的时候肉眼可见。

这么点距离,号角一吹,几次传递就相互知道了。

所以围攻狼皮子岛的队伍们,很快就能得到上级的调动部署。

对外虽然声称是“寻仇”的商队武装,但实际上,围攻狼皮子岛的总共500人的队伍里,主力却是号称拥有三千精锐乌拉部落的先头部队,大约三百多人。

负责指挥这300主力以及200多乌合之众的指挥官,是乌兰部落贝勒满泰的弟弟布占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