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节51(1 / 2)

好了!足够了!

尉迟真“东出挺进纵队”和宋芳第三十团,从主动攻城,到被迫后撤,到反被追击。非常具有戏剧性,却又自然而然,真实可信。无论是追击部队,还是被追击部队,都没有丝毫作假、做戏痕迹。

这样的事,在战场上是屡见不鲜,经常出现的,不足为奇。

肖琪放第三团由攻转守,再到被迫撤退,被吴金奎团紧紧压迫。或许是仓促间,肖琪放第三团退到了两座小山夹着的一片平整得再不能平整的开阔地带了。

意外竟然发生了。

这片开阔地带入口后,就是两面临水,而且水面较为宽广,流速极快。莫说战时,就是平常,涉水都非常困难、危险。战时,没有任何可以依托的障碍物,机枪一扫就会倒下一大片。

这样的地形,对防守方极为不利,对攻击方倒是非常有利。

“啊哈哈!小样!”

吴金奎对这一带地形非常熟悉。把肖琪放第三团逼到这里,他也没有想到。他只以为是肖琪放不太熟悉此地的地形。不然,除非是傻子,任谁,都绝不会进入这里。

“奶奶的,你自己要进入‘绝地’,爷爷就当然会成全你们。”

原来,这块平坝,就是所谓的涂县兵家称为的“绝地”!

吴金奎大喜过望,加紧施压,进一步逼迫肖琪放第三团自己进入绝地。吴金奎之所以还没有向肖琪放第三团发起总攻,就是他对尾随在自己身后的宋芳第三十团有些忌惮。

没有想到,宋芳第三十团莫名其妙自己放弃了尾随,吴金奎胆子更壮了。

就在宋芳第三十团离开不到两个小时,吴金奎确信宋芳已经带着部队离开了。这是一个全歼肖琪放第三团的好机会。无论宋芳第三十团是什么原因离开的,不管。他立即动手了。

肖琪放其实抗战期间就在这一带活动。对当地地形,甚至比吴金奎还要清楚。

之所以他不顾尉迟真、宋芳反对,执意要选择这块名叫“绝地”的地方后退,就是有他自己的良苦用心。肖琪放认为,这绝对不是古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绝地,对实力相当的双方都是一种非常大的考验。

战场上绝对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事。

守,可以转换成攻;攻,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变成守。

要害在指挥官如何把握时机、准确抓住战机。

肖琪放认为自己主动引吴金奎追击到绝地,对自己有三大有利条件:

第一、是自己主动引吴金奎团到绝地的,心理早做好了充分准备,知道困难所在;

第二、敌方吴金奎会误认为肖琪放对绝地地形不了解,容易造成轻敌麻皮,给了适当反击机会;

第三、即便自己不能完胜,或者出现意外不能取胜,以及战事对自己不利。肖琪放知道有一条非常隐秘的过河通道,当地人知道的也不多。他自己在抗战期间为摆脱日寇追击就亲自过了好几次。可以不怎么费力过河,摆脱吴金奎团的追击。

相当熟悉涂县情况的尉迟真对肖琪放非常了解,战场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他认定肖琪放的考虑有一定道理,能够置未胜先败、未雨绸缪,说明指挥官有充分自信和适当把握,值得一试。

在肖琪放的坚持和尉迟真的支持下,宋芳不得不同意肖琪放这种自信又大胆、被她戏称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作战方案。

吴金奎团向肖琪放第三团发起猛攻,就是不让肖琪放第三团有立足之地。要把肖琪放第三团从入口逼退,直至把肖琪放第三团逼下河。不用自己动手,让流速极快的河水尽情吞嚼肖琪放第三团的有生力量就心满意足了。

要知道,北方与南方不一样。

南方人,无论男女,不会水的人不多。而北方人,男女会水的也不多。

别说是流速极快的河水。即便是平静得如同镜子的湖泊,北方人也会望而生畏,没有多少人敢涉水而过。

正因为这个彼此双方都十分清楚的原因,吴金奎认为肖琪放是不了解地形,因而误入歧途,陷于绝境。不用说,当然就是吴金奎占有了地利。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乃是作战必须考虑的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吴金奎认为自己率先发起反攻,已经占有了天时;将肖琪放团逼入绝地,再占地利;自己步步紧逼,士气正旺,已是人和。

三个重要因素全部齐备,如果还不能胜,简直就没有了天理!

不能说吴金奎的考虑不全面。站在他的角度看待目前的局势,的确如此。可是,换一个角度,站在肖琪放的角度看,又未必如此。

双方兵力不相上下,战斗力难分伯仲,人数也差不太多。包括武器装备也基本相似。一交火就打得是如火如荼、难解难分。

既然是肖琪放选择的战场,当然就有相应准备。

事先,肖琪放就派人到绝地做好了当地老百姓的工作,请求当地老百姓在部队派去人员指导下修筑了相当多的简易工事。按与当地老百姓的协议,战火一开,老百姓就赶快转移,以免造成老百姓不必要的伤亡。 可是,当肖琪放率领部队退到绝地,当地老百姓离开的却微乎其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