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135(1 / 2)

有众多老百姓帮忙巡查城墙,监视护城河上的一举一动。林玉就可以从容地将城墙上的三个营十二个连部署在四门及其两则各两个连,另外四个连负责在城墙上巡视,及时处理应急事件。

为此,四门的轻、重机枪火力足可以彻底封锁住四门的进出。在城内离四门不足百米远,分别部署了一百人左右的叶云舟阵法。

林玉非常清楚。即便两道防线都被突破,城里还有云威一个营和董清琼的女子独立营坐镇。攻进城的部队如果站不稳脚,就会全被赶下护城河。从一定意义上讲,梁城防守如同铁壁铜墙,岂是许**想夺下就一定能夺下的!

当然,许**对梁城的情况,也十分清楚。

攻打梁城是非常激烈的。

许**几乎动用了自己手下所有的炮火隔河炮击。对许**来说,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对梁城城墙来说,仿佛是抖掉了一身岁月的尘埃,重新焕发了青春,连皮都难以伤及。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许伟、李兴发两个团发起的攻击,在部队冲到石桥**就已经领略到了夺取梁城的不容易。从城墙上居高临下扫射来的轻、重机枪子弹,十分欢快地纵情唱歌跳舞。石桥上成群结队的攻击部队被打得或逼迫得不是被击毙,就是纷纷跳水逃命。

这哪还是打仗?分明就是拿士兵的生命去比较对方的子弹谁更坚强,谁更能熬得住!

北方士兵,会水的不多。

跳到护城河里,会一点水的人,还可以挣扎一阵。护城河与城墙,最远处,也不过相距几十百来米,普通步枪射程都完全达得到。城墙上,等着的,是早瞄准的枪口。掉到水里,还在挣扎着向石桥靠近的官兵,刚刚有希望靠近石桥,人家等着的枪响了。水里,多半是一团血水冒起,就再没有什么动静了。

几乎是有多少人落水,就有多少人被击毙,谁还敢下水?

不下水怎么样?可以。前,不能打进城;后,距离太远,退不回去。机枪扫射,肉体扛得住子弹就行。

最遭殃的,是石桥上精美的二十四孝石刻。

子弹打在石刻上,哧溜,就是一道浅浅的痕。虽不是就完全毁损了桥上石刻,却损坏了石刻的完整性。尤其是轻、重机枪子弹,把不少人物的眼睛、鼻子、耳朵等,打得不甚分明了。有的,还把手指打得模糊起来。

战场上,不是每一个指挥官都能象李云霞一样刻意保护古建筑物的。

两天两夜的鏖战,许**警二旅付出了沉重代价,却仍然是只能对梁城县城隔河相望,无法亲近。

从第三天开始,许**将李兴发第二团撤下来,让田广第六团接替李兴发第二团继续攻击。要懂水性、懂木匠活的李兴发想办法让部队能够突破护城河。

李兴发已经是五十许人了。在警二旅,阅历多多。资历远在杨宏广、阎王、田广、崔骁、梁萧等人之上。李兴发知道强攻不会有任何好结果。关键在如何能够渡过护城河去。他在梁城呆的时间也有好几年,非常熟悉梁城的地形地物。

奉命想办法渡河,李兴发有办法吗?有。

两种:强渡和泅渡。

李兴发的第二团撤下来,立即传令手下三个营:

第一营砍伐树木,越多越大越长越好;第二营强征河边所有船只,准备纤揽,备渡河之用;第三营负责河里打桩架桥、铺设泅渡用绳缆。

李兴发考虑的是在四门石桥连接城门的一端,距离城门的石垛子仅有八米左右长,即便强行打桩铺设木桥连接,所需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只要警二旅火力掩护能够保证他有半个小时以上,他就能铺设起木桥,让攻击部队避过吊桥,越过护城河,直抵城门。他还准备了另一手,就是打桩铺设木桥失败,则用木船强行架设浮桥,同样能够达到打桩铺设木桥的效果。

还有一个更加简便的办法,就是在护城河空缺处,直接用木板搭两端,只要足够坚实,能够承受部队冲过去就行。

不过,李兴发也知道,直接用木板搭的办法虽说简单,真正操作起来,难度极大。

首先是木板要承受得起部队过河,长度起码不能少于九米。最好得十米,才留有余地。可是,九米到十米长的木板,还起码得能并肩通过两个人吧。那宽度,不得少于一米五至两米。还得基本不能弹性过强。要不然,部队冲锋,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木板弹到河里去,白白丢命。仅此,这木板的重量就不轻,搬运、搭上就是一个大问题。

此外,这是战场作战,不是和平时期搭建。守城部队不可能就眼睁睁看着你搭建。只要射击,近距离,枪法再差的也能轻易击中。更别说机枪扫射、手榴弹炸了。

当然,也不妨一试。

所以,李兴发采取了三套方案,均在积极推进中。 李兴发在河对岸的所作所为,高达十七八米的城门楼上看得是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