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179(1 / 2)

与此同时,与黄明远率领走官道的主力部队齐头并进向廖坝进发的林怀远率领的另一支大部队第三旅两个团、豫东支队一步一骑两个团,从小路出发,同样是步步维艰,一路艰辛,丝毫不亚于黄明远走官道。其惊险程度,可以说较之黄明远走官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不过,林怀远自己选择走小道,还有一个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的私心。

俗话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林怀远胸怀远大,思路敏捷。他是想充分利用这次好几千人马走这么一条隐秘的小道,无形中,已经把小道的秘密公开了,也必然踏出了一条有一定规模的山道来。稍加改造,就能拓展成为冀南过黄河,经望林镇进入伏牛山区腹地的一条大通道。进而带动从望林镇到伏牛山区腹地东北相当大一片深山区的经济发展。虽然较之官道仍然难行,如果从宋镇出发到廖坝,却比走官道近了二三百里还有多。于军于民,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他之所以没有向关天洪、黄明远等提起,就是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能够得到关天洪、黄明远的理解、支持。此外,自己是否能够顺利、按时到达廖坝与黄明远合兵,也还是一个未知数。他是一个敢于担当又细心的人,想到就做。从部队出发起,他就已经悄悄做了必要安排。

当然,军事行动是首要任务。拓路还只能是稍作必要准备,留待今后再进行,

毕竟,这条小道过于隐秘,险关重重。就连能否一定按时走出去,顺利进入廖坝平原,林怀远也没有十足把握。

他们首先遇到的,就是小路上的第一道险关—春风垭。

春风垭的得名,或许与唐诗“春风不度玉门关”有关吧。

垭内垭外两重天。

确实,廖坝的农季要比其他山外地方迟了一个农季。垭外已经是春意渐浓、春花烂漫,垭内还没有完全熬过严冬,仅仅有一丝丝春意,树叶隐隐然开始发青,草儿微微吐绿。自然就是春风还没有吹拂到廖坝。

春风垭,好一个名字,非常美。可是,却也是一道异常难以逾越的鬼门关。

地处连绵起伏崇山峻岭深山老林腹地北边山道的第一道关口,正如其名,是高山峡谷半山腰间的一个垭口,清风也只能一缕缕吹过。何况是人,足见其险峻。

进入伏牛山区腹地廖坝平原,必经的崇山峻岭、深山老林。如果说从进山起,就已经是山高路陡,崎岖难行,经常不见天日。那么,到了春风垭,半截山还在云里。哗啦啦的飞瀑流水,仿佛从天上倾泻而下,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更是高大险峻、神奇诡秘多了。

春风垭是一个地名,不是一个村庄,没有一户住户。老百姓离春风垭最近的住处,就是从南边垭口出去三四里地的小村庄红景岭。有老百姓十余户人家,七八十不到一百口人。

林怀远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这条山间小道,走过多次,非常熟悉。但,山中似是而非的岔道众多,非常容易迷路。因此,他亲自带领第三旅江振声第二团作为先锋团。并且,特意与江振声团长一起走在先锋团的最前面。

山里虽然只有这么一条小道。却也是野草丛生,崎岖、蜿蜒难行,很难辨别正确道路。稍一不留神,走岔道了,就会迷路,不知走向了何方。

由于林怀远早有将小道加以改造,使之成为进入伏牛山区腹地的另一条大通道。所以,他把自己的堂弟林述达第二团留在大部队的最后,暗暗嘱咐林述达一边随大部队前进,一边还要尽可能拓宽小道。避免行人迷路,便于人们行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