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分节阅读_第59节(1 / 2)

  并且海员俱乐部离南通航运学校不远,个个都知道航运学校是个好学校,江上的好多船长、轮机长,港口的好多管理人员和交通系统的很多领导,都是航运学校毕业的。

  招生的分数线很高,一个县最多招两个,很多县都没有招生名额。

  你一个凭本事考上的人,毕业之后居然分配到了公安局,甚至被安排到白龙港那个犄角旮旯,想想确实不值得炫耀。

  想到这里,韩渝哭笑不得。

  韩宁担心弟弟不高兴,连忙换了个话题:“三儿,你不说我没觉得奇怪,你这一说我发现那个沈如兰真可能有问题。”

  “什么问题?”韩渝赶紧从口袋里掏出小本本。

  韩宁紧锁着眉头说:“她跟徐晓兰一样会说外语,一来就跟住在楼下的那几个外国人套近乎。前天陪那个外国船长逛街,昨天还帮那几个外国人买了好多东西。”

  这个情况很重要!

  韩渝飞快地记录下来,追问道:“她跟楼下的那几个外国人,以前认不认识。”

  “应该不认识。”

  “你是怎么知道的。”

  “楼下那几个外国人是船代安排过来的,船代公司担心他们语言不通,专门给他们安排了个翻译。那个翻译跟徐晓兰是同学,昨天中午吃饭时,徐晓兰说那几个外国人是第一次来我们中国。”

  “姐,你再想想,他们三个有没有别的可疑。”

  “那个戴眼镜的刚来时也跟我套过近乎,说他是上海一家什么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的副经理,问我是什么地方人,还说他老家也是启东的。”

  “后来呢?”

  “后来说外国海员住这儿要用外汇券,在楼下买东西也要外汇券,问我有没有跟外国人换点。”

  “你怎么回他的?”

  “实话实说,领导不让我们找外宾换,被发现是要丢饭碗的。再说外宾上岸是要去换外汇券,但不会换很多。他们只是换点用来交住宿费,顶多买点烟酒和日用品,不会出去买别的。”

  生怕弟弟不相信,韩宁强调道:“外面那些商店里的东西,人家看不上!”

  听姐姐这一说,韩渝赫然发现之前想简单了。

  进口的东西比国产的好,并且在国外购买比在国内便宜,人家没理由舍近求远跑中国来买。

  况且来南通的外国人大多是靠港的海员。

  跑船很辛苦的,一出门至少六七个月,不是为了妻儿老小谁愿意干这个。

  他们来南通是工作,不是来旅游的,不太可能花大钱去买外国没有的中国工艺品。

  韩渝沉思了片刻,低声问:“姐,外国海员上岸,一般会换多少外汇券。”

  “这要看他们的食宿是不是船代安排的,如果是船代安排的,他们顶多换三五百,够零用就行,换那么多做什么,他们带回自己的国家又没用。虽然出境时能换成美元,但银行和代办点的人又不是每天都上班。”

  “他们这一走,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来中国。”

  “是啊,所以那些外国人都算着换,人家虽然赚钱多,但一样精打细算,一样会过日子。”

  南通因为航道浅、泊位不够深,虽然是沿海开放城市,但靠港的外轮吨位既算不上大,数量也不多。

  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一两艘。

  一艘外轮以二十个海员计算,靠一次港上一次岸,顶多换一万元的外汇券。

  并且由于深水泊位很少的关系,有些外轮不会靠码头,而是停泊在距码头很远的锚地,货物通过驳船装卸。

  很多船长船员嫌乘坐交通艇摆渡来摆渡去麻烦,虽然入境了但不会上岸,毕竟船上什么都有,就算没有也可以委托船代采购,也就不存在兑换外汇券这回事。

  这就相当于打了个五折,相当于每艘外轮靠港,船上的人只会兑换五千元外汇券,只够买一台屏幕稍微大点的进口彩电!

  而且跟人家兑换外汇券是要用人民币的,不是无本买卖。

  如果只是找外国海员兑换外汇券然后倒卖,那三个上海人大老远跑过来,不但无利可图甚至可能赔本,毕竟往返要车旅费,住这儿要花食宿费……

  韩渝正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劲,对讲机里传来沙沙的电流声。

  “咸鱼咸鱼,收到请回复。”

  “收到。”

  “女的回去了,一个人回去的。”

  “明白。”

  这么通话不行,这么通话早晚会被旅客发现。

  韩宁正准备让弟弟去值班室,值班室的电话又响了,干脆拉了拉弟弟的袖子,一起走了过去。

  “我客房部……好的,我马上下来。”

  “姐,怎么了。”

  “楼下那几个海员退房,吴大姐一个人忙不过来,喊我下去帮着查房。”

  韩渝藏好对讲机,等了三四分钟,见女嫌疑人迟迟没上来,赶紧带上值班室门下楼。

  ……

  大厅里,几个外国人提着大包小包站在总台前等查房结果。

  船代公司的女翻译来了,正用英语提醒他们不要拉下东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