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刘子业的真知灼见172(1 / 2)

想当年,陈将军曾经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战争上,吃了闷亏,损兵折将,要不是有亲兵相救,就折在北魏了。

幸运逃得一命回来,陈将军始终记得当年的耻辱,心心念念,梦寐以求的,就是有朝一日,挥军北上,找回当年的场子。

只可惜,刘骏执政十一年,主要都是顾着国内的事情,平息藩王叛乱,防备宗室,与北魏方面的仇恨,却是不再过问了。

期间,陈将军数次上奏,希望重启战事,均被刘骏驳回,不加理会。

为人臣子,陈将军尽管不服气,但也毫无办法。

他总觉得,当初是他们轻敌冒进了,因为拓跋焘之死,就放松了戒备,是他们的过错。

但只要摆正心态,北魏并不可惧,没必要像惧怕虎狼一样,忌惮北魏。

陈将军等了这十几年,好不容易等到了刘骏驾崩,新皇登基,天下太平。

适逢北魏的皇帝拓跋濬去世,俨然就是上天对于他们大宋的眷顾。

是要他们把握机会,不要再犯当年北伐的错误。

同样的时机再次来临,正是他们挥师北上的大好时机。

这种时候,陈将军岂能让沈庆之三言两语,就把陛下给说服了……

就算不能痛痛快快的打上一次漂亮的仗,最起码,也要找回当年北伐失利的尊严。

这个伐大树理论,也是陈将军在这十几年之间,耿耿于怀之中,自己琢磨出来的。

他总觉得,当年他们趁着拓跋焘去世,胃口太大,轻敌冒进,这才一时不察,损兵折将。

其实,没必要一下子便大举讨伐,完全可以于边境各地打伏击和骚扰战,让北魏疲于奔命,消耗他们的力量。

作战策略有了,陈将军等了那么多年,才又等来了大好时机,自然无比坚定,就算是德高望重的沈庆之一再劝阻,都无法阻止他想要兴兵的念头。

眼看现在,就连陛下都赞同自己的伐大树理论,陈将军兴奋极了。

他暗暗得意的瞟了一眼面容沧桑枯老的沈庆之。

不过,陈将军倒也不是看沈庆之不爽,对他不敬。

相反,在刘宋境内,沈庆之军功累累,如今八十岁了,底下的不少武将,都出自他的教导统领之下,没有人会对他有所不敬。

当然,除了沈攸之……

只是,在这件事情上,陈将军与沈庆之意见不同,自然不愿意看到对方的谏言被陛下采纳。

眼看自己得了声势,陈将军自然喜不自胜。

察觉到陈将军的兴奋,沈庆之脸色一黑,心情更加沉重了几分。

他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在朝堂之上,他也是同样的处境。

痛心疾首的恳请陛下不要出兵,却没有一个人站在他这一边。

而当年的文帝,也不把他的建议放在心上,一意孤行,发动了北伐。

之后的结果,却是国力大损。

那时候,还有人闲言碎语,说这次北伐失利,足以证明了沈公的眼光正确,沈公在陛下面前应该挺直腰杆,更加理直气壮了。

然而,作为一个将军,看着己方损兵折将,仗打得灰头土脸,沈庆之又哪里会感到开心呢……

他只觉得痛心疾首,在当初没能以死力劝陛下。

如今,十几年后,同样的事情再度出现,沈庆之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

他八十岁了,天底下,能够活到这个岁数的人,并不多。

出生入死打仗多年,无数次死里逃生,又经历重创,身有旧疾,还能如此长寿,他也活够本了。

当年没能力谏成功,这一次,沈庆之不会让一样的结果,再度出现在大宋之中。

万一陛下真的同意陈将军的谏言,沈庆之把心一横,决定以自己一死明志。

陛下若能体谅老臣,就该收回成命。

若是一意孤行,那他一死了之,也不用再看到后续的惨败了……

反正,活到了这个岁数,他什么都值了。

各方的表现,刘子业都默默的看在了眼里。

看着陈将军因为自己赞同他的伐大树理论,便异常激动,刘子业微微一笑,随即,却是话锋一转。

“诚然,朕确实非常认同陈爱卿你的伐大树理论,但这个战略,该在什么时候用,才是最关键的。”

嗯?

话音一落,陈将军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脸色顿时严肃了起来。

至于沈庆之,本来已经绝望了,满心都是要在早朝之上,以死明鉴,但忽然听到了这句话,神色一顿,双眼蓦地开始发光发亮。

整个人的风貌,全然不同了。

方才还是面容枯槁,现在却老当益壮,精神奕奕。

“陛下,这北魏的皇帝刚刚驾崩,不正是我们大宋出击,用这个伐大树战略的最佳时机么?”陈将军忍不住拱手说道。

事态有变,他可不愿意自己的希望落空。

刘子业朗声说道:“朕认同伐大树理论,但觉得,此时此刻,并不是使用这个战略的最好时机。

其实,沈公所言甚有道理,前些年的事情,对于我方出兵,北魏早有防范,他们皇帝刚刚驾崩,只会比平时更加谨慎。

而我们这边,战马刚刚才护送回来,还没开始培训,熟悉马匹,更没能培育出最出色的战马,军队也刚刚开始整顿,正所谓是天时地利,都不在我们这边,谈何出击?

一旦生出战端,我方并没有确胜的把握,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收益却不明。按照陈爱卿你所言,如果只是小打小闹,骚扰乱战,等于没有收益,风险却极大,这是赔本的买卖,朕并不认同。”

刘子业的这一番话说来,立刻让众多文臣们双眼一亮,思维顿时清晰了起来。

他们对战事不甚了了,之前听到两位将军的建议,都觉得十分有道理,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现在听到了陛下的话,他们这才明白了过来。

没错!

打仗,总不能为了打而打,为了什么而打,才是最重要的。

陈将军一直说的,都是万一北魏没有防范,他们这个伐大树理论,就能持续性的削弱北魏的力量。

但是,一旦陈将军想错了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