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芥川奖和直木奖49(2 / 2)

算算时间,自己从燕京回来半个月不到。

按照张旭说的,他要先完成《牧马人》电影剧本,才开始写《燕京无战事》。

吴滕还以为几个月后才能看到《燕京无战事》的小说稿件。

没想到这么快,张旭就写出来了。

当真是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还没看稿子质量,仅仅这速度就让吴滕佩服不已。

“竟然是两份稿子。”

吴滕翻开稿子,准备阅读时,发现除了《燕京无战事》,竟然还有一篇短篇小说《种包谷的老人》和一封信。

他不免有点诧异。

于是,他放下稿子,拿起张旭的来信读了起来。

“吴老师:您好,见信安。随信寄来的《种包谷的老人》是我在1979年所写,并发表在......。”

读完张旭的来信,吴滕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是发表过的稿子,想要在《收获》上转载。

作为一份杂志,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不可能刊载的每一篇稿子都是首次发表,转载稿件同样是重要的稿件来源。

尤其是好的作品,可能会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转载一遍。

想到这里,吴滕翻开《种包谷的老人》阅读起来。

能在《洪岩》杂志发表的稿件,至少在文学类型上,是符合《收获》风格的。

他现在主要看的是稿件表现的主题和文学手法,这些没问题,就可以转载。

很快,他就看完了不到一万字的《种包谷的老人》。

看似朴实无华,写的就是一个农村老汉的日常琐事。

实则看过以后,让人心里久久萦绕着一股浓浓的乡情。

“非常符合现在大形势,需要文学作品来宣传包产到户。”

吴滕点点头,很是满意张旭对政策的敏锐度。

“小李,这有篇短篇小说,你拿去看看,然后走一下审稿程序,在我们这期杂志上转载。”

安排了转载的事,吴滕给自己泡了杯茶,这才坐下来开始阅读《燕京无战事》。

......

讲习所培训班饭堂里。

张旭几人拿着饭缸子排在窗口打饭。

站在他后面的陈思旭小声在他耳边说道:“张旭,最近天气正好,很适合外出游玩。

来燕京这么久了,还没出去玩过呢。”

培训班已经开了一个多月,很多学员都藉着休息时间,出去游玩。

陈思旭整天和王卫国一起,到现在都没出去过。

“陈哥,这周不行。这周我家第一次开伙,邀请你和王哥来玩。就是北方俗称的燎锅底。”

张旭回过头,同样小声说道。

“燎锅底,你家?”

陈思旭愣了一下,询问道。

“呵呵,我在燕京买了套房子。”

“你小子,真是的。不声不响成燕京人了!”

陈思旭声音一下大了不少,引得其他学员注视过来。

张旭连忙制止道:“小点声,陈哥,又不是什么大事。”

“买房子都不是大事,什么是大事?”

陈思旭眼睛都瞪圆了,小声惊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