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谶语26(1 / 2)

这时候的夜还是极为单调的,别说普通人家,就是唐瑁曾担任太守,也不鼓励家中子弟点灯夜读。</p>

一来,灯油很贵;</p>

二来,容易发生火灾。</p>

躺在床上,边柳回忆着白天看到的内容。</p>

仁!</p>

和</p>

势!</p>

不停在他脑子里变换。</p>

对于汉末即将发生的事,哪怕这天下再聪明的人也没他知道的多,可是这能称之为大势吗?</p>

如果说,李旦和唐瑁的计划成功了,这天下还会是曹刘孙三分天下吗?</p>

边柳此时已经是局中之人,这样的“大势”对他可谓是一点帮助都没有。</p>

至于“仁”,边柳首先便排除了仁义道德的“仁”。</p>

把管仲放在统治者的地位,那他的仁就应当是对于百姓来说的。</p>

让齐国强大,让齐国百姓有饭吃!</p>

得民心者得天下。</p>

这是对百姓的仁。</p>

然后是在山戎入侵燕国的时候,管仲立劝齐桓公放弃攻打楚国,尊王攘夷,会盟各诸侯,打败了山戎。</p>

这是对其他诸侯,对于其他诸侯国的仁。因为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p>

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即像戎人一样打扮了。</p>

如果真是这样,仁与势就结合起来了。</p>

那就是明白天下人想要什么,即将去做什么,然后顺着这个大势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p>

那汉末的公卿、诸侯、百姓想要什么?</p>

边柳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什么都做不了,因为他所要顺的“势”完全是李旦和唐瑁两人定下的。</p>

想到自己询问胡昭的是有识之士该怎么办,而不是一个假冒的天子的该怎么办?</p>

或许对方的回答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p>

不怪自己太重视对方的话了,只怪他字“孔明”!</p>

边柳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伤。</p>

如果他不是长得和刘辩相像,又刚好落在李旦等人手里,说不定他还能凭借着知道一些历史在曹操麾下混口饭吃。</p>

可惜,因为这张帅气的脸,他承受了他不该承担的历史重任。</p>

不过,转头一想,如果不是因为他长得和刘辩相像,他恐怕已经死在邙山之上,成为了野兽口中的一块肉。</p>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p>

等等,好像管仲也曾有困顿的时候。</p>

当初齐僖公去世的时候,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流亡在外。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而管仲辅佐公子纠,最后,公子小白先回到齐国,成为了齐国国君。</p>

管仲成为了阶下囚,如果没有鲍叔牙拼死在齐桓公面前力保,管仲已经死了。</p>

是啊,一时的困厄算得了什么?</p>

后世人钦佩曹操刘备,不也多提及他们越挫越勇,永不言败的精神吗?</p>

边柳觉得自己还远远没到山穷水尽,自怨自艾的地步。</p>

而且,连管仲那么厉害的人都会失败,李旦和唐瑁两人就能把控住一切吗?</p>

边柳自问不是蠢人,加上知道历史走向,但即便如此,把他放在李旦和唐瑁的位置,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p> 一旦李旦、唐瑁二人失去对大局的把控,他未尝不能有一线生机。</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