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税赋139(1 / 2)

“税”和“赋”在一开始是不同的。</p>

税,由“禾”和“兑”组成,是指百姓租种国君的土地,用庄稼补充土地的增值收入,是一种等价的兑换。</p>

赋,由“贝”和“武”组成,是指国家因为发动战争而向百姓额外征收的钱。</p>

前者是固定的,因为百姓必须种地才有饭吃;而后者是不固定,因为国家不是年年打仗。</p>

但很快,国君就发现,难道不打仗,就不能征赋了吗?</p>

久而久之,赋也成为了一种常态,和税没有什么区别。或许仅有的区别是税交的是实物,而赋交的是钱。</p>

纵观大汉四百余年,田税都是非常低的,但这并不意味百姓的负担很轻。</p>

自古以来,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p>

后世有言论称:汉室轻田租,实以资豪强。</p>

因为汉朝百姓除了缴纳三十税一的田税,还有赋。</p>

有口赋,征收对象为7-14岁的年轻男女,每人每年23钱;</p>

有算赋,征收对象为14-56岁以上的大男大女,每人每年120钱;</p>

当然,这个征收年龄不是固定的,比如《前汉纪·景帝纪》记载: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赋。</p>

而在汉昭帝时期延迟到了23岁。</p>

这就是“昭宣中兴”。</p>

但是汉末呢?</p>

《水经注》引用《零陵先贤传》中有记载:汉末多事,国用不足,时民凡产子一岁,辄出口钱。</p>

意思是小孩刚生下来就要交赋了,这就是为什么每到灾难之年,百姓多亲手把自己孩子掐死的原因。</p>

更别说赋税之后,还有徭役了。</p>

在田税极低的情况下,一位出生世家、拥有万亩良田的公子,和一位出生贫寒,靠着租赁他人土地的佃户之子,他们一生所要缴纳的赋税、服从的徭役几乎是一致的。</p>

佃户之子没有出头之日,难道是他不够努力吗?</p>

这就是汉末豪强做大的原因之一。</p>

……</p>

郭嘉在和老伯一番交谈之后,感叹不已,既同情底层百姓的遭遇,又在思考,国家应当如何聚集民力。</p>

他询问道:“所以,陛下真的既不用你们缴纳人头税,也不用你们服徭役?”</p>

“要不说陛下能死而复生呢?定是神仙见我们受苦,派他下来救济我们了。当然了,陛下也说了,什么居更,践更一律不收了,但是自家门口修路,给自己的田地修建水渠,总得各家派人的,这要是还不出力,也太不是人了。”</p>

“老伯,谢谢你告诉我这些!”郭嘉不仅感叹陛下的决策,更佩服这位陛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让上了年纪的老农也对政策知道的头头是道。</p>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见见了。</p>

郭嘉回到路边的时候,正碰见左慈被护送之人拦住了。</p>

“老道我去边上解决一下五谷轮回之事,怎么你们也要拦着吗?”左慈吹胡子瞪眼说道。</p> “道长不要误会,这山林之中毒虫甚多,道长不如就去田间解决算了,只要小心别踩踏了庄稼就行。”</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