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种田108(1 / 2)

“王进,让陆战营加大肃清周边生番,李杰大匠造出来的拖拉机有十几台了吧,何瑶说第二季耕种有望突破百万亩,当然人手不够另说,可是先把周边安全区划出来是你们陆战营近期主要任务,一定要做好。”

“是,陆战营一定完成任务!”

王进知道小主人和善,一般情况下称自己王大哥,可是一旦叫自己名字的时候,必然是做了决断,自己需要的就是坚决执行,没有第二个可能性。

经过几次移民,现在陆战营突破六千人,分为十二个营,以日本武士为主的海外军团也有六千人规模。

海军成军慢,受限与船只和人员素质只能慢慢训练,但是也保持了十个营五千人规模。

陆战营通过老兵带新兵拿生番练手,士兵们的实战经验很足,护卫基地周边完全够用,现在需要的是主动出击,把安全范围扩大。

游戏术语就是开地图,为后方的生产建设提供武力保证。

海军没办法,就算上短期培训班也得三四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海训,大半年的时间训练出来的还是凑合着用,想成精锐之师,没有一两年根本不行。

陆军就不一样了,队列训练三月能听懂号令就能上战场,有些不讲究的发把长矛就安排上战场了,是生是死看命,活下来的基本就是精锐了。

邢承恩练兵备战就是要练一只最能打的军队出来。

纵观世界战争史上有一个铁律:不考虑武器因素的情况下,立国的那一批人,基本就是这个国家史上最能打的一批了。

这个铁律适用于大多数国家,就连解放军,也很难说能在作战意志上超过当年的红军。

当然也有例外,很多人说美军除外,他们最能打的反而是二战中的军队,结果在朝鲜战场上两个国家最能打的军队来了一次碰撞。

邢承恩不敢说自己能练出红军那样钢铁意志的军队,但也要是一只有信念的近代军队。

邢承恩就不信了,自己练兵,炼钢,加大农业生产,自己准备这么多未来还不能和铁木真碰一碰?

蒙古西征持续40年,一直打到多瑙河边,建立了一个面积高达30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

为什么仅仅十万人的蒙古军队就能打下大半个欧洲?

后世总结的原因很多,什么蒙古战术先进、机动性很强等等,其实都不靠谱,根本原因就是当时欧洲生产力水平太低!

别不信,大家只知道华夏人种地天赋很强,可是根本不知道有多强。

欧洲农业种植收入是按照“种子产出比”计算的,也就是说,在田地里撒下多少斤种子,未来收获多少斤粮食有一个大致固定的比例。

在公元11世纪之前这个比例大致只有1:5左右。

1:5左右是个什么概念?

一亩地古代大致能播下20斤种子,那么未来就只能收获100斤粮食!

对比一下古代中国,好吧,用中世纪中国亩产量对比有点欺负人,我们以2000多年前的秦朝的产量相比,当时秦朝种要20斤种子,而亩产就能达到240斤粮食!

欧洲的中世纪是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在中国大致就是南北朝、隋、唐、宋、元,在这个时期,中国农业种植相对秦代更有长足的发展,如果还是按照种子产出比计算差不多能达到1:20左右,水稻能达到1:45。

当时阿佩尔统计完琉求的粮食产量人是懵的,直喊不可能,也就是邢承恩手里没手机,要不然录下来妥妥的表情包。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说在工业革命之前,古代中国占据世界巅峰长达2000年,为什么古代中国随便拎一个朝代出来其 gdp在全世界都能占据很大的份额。

其实说出来逻辑也很简单,在农耕文明时代,gdp主要就是农业出产,经济学家简单用中国耕地面积乘以平均亩产量,大致就能得到当时的gdp数字,由于我们对欧洲农业(包括其它文明农业)出产几乎就是碾压状态,欧洲1:5,我们是1:20,所以虽然古代中国耕地面积在全世界占比很小,但是我们gdp就是要在全世界占很大的份额。

而中国未能开启工业革命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农业太发达了!

1斤种子播种下去,一年之内就能得到20倍回报(唐代以后水平)!

土里刨食是风险最小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18世纪之前中国长期在世界之巅,除了中国之外所有国家都视为蛮夷,中国人也没有航海冒险的动力。

简单地说,因为农业水平太高,古代中国就有了路径依赖,而农业水平极低的欧洲反而抛弃农耕文明没啥阻力。 同时期欧洲没有掌握液态铁炼制技术,即使不惜成本将铁块打造成盔甲也只能做成笨重的板甲,但是掌握了液态铁炼制技术的古代中国却可以轻而易举大量打造轻便的锁子甲、铁手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