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世界三:绝嗣皇帝君夺臣妻(43)164(1 / 2)

“兮儿……”

萧瑾低下头含住她的唇,吞没了她的所有惊呼,也许是萧瑾的话起了作用,这次宋灵兮并没有反抗。

她双手紧紧的环住萧瑾的脖颈,投入到这场游戏中,她的吻带有一种自我厌弃的气势,就好像那颗伤透了的心。

再一次被抛弃了呢,为什么自己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惹了别人的嫌。

之前是宋灵玉,现在又成了谢长陵……

夫君,可真是她的好夫君,那字迹她是不会认错的,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她都是被抛弃的那个。

这样想着,宋灵兮抱着萧瑾的手更用力了,仿佛要将自己所有怨恨发泄到他身上。

她那像无头苍蝇一样,横冲直撞的吻,让萧瑾开始有些欣喜若狂,但慢慢的,他发现自己只是宋灵兮的出气筒。

萧瑾堂堂帝王,这还是登上帝位后第一次这样吃瘪,虽然心里有些不快,但到底是他看中的女人,他宠着就是了。

两人的身体无比契合,萧瑾也因为之前的原因,对宋灵兮无比熟悉,他的大手在游走着,有几分轻车熟路。

“皇上……”

真正在一起的那刻,宋灵兮的泪止不住的往下流,眼里的悲痛那样清晰,叫萧瑾自己都忽略不了。

宋灵兮的呜咽声被萧瑾吞没到肚子里,泪水也被他舔拭干净,像是安慰她,又像是在安慰自己。

“乖,莫哭~”

萧瑾不想让她一直沉浸在这种气氛里,想让她尽量“快乐”起来,于是便缓缓的开始了。

感受着萧瑾猝不及防的动作,宋灵兮的悲伤果然轻减了,全部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他身上,一双白嫩的小手更是抓到他的后背。

“这——”

宋灵兮忍不住惊呼出声,粉汗香融,声如玉珠,她哭的有些肿的眼睛更是睁不开了,本来还清明的脑子慢慢沉沦。

肤如凝脂,冰肌玉骨,美人面让人惊艳的移不开眼,朱唇轻点,秀口微张,玲珑翘鼻,红红的眼尾更是勾人。

萧瑾看的有些痴了,如痴如醉,恨不得将全部奉献给她,一颗心更是狂跳不已。

烛光下,两道身影透在帷幔上,若隐若现。

殿内更是有一片火热的气氛,屋子里温度也在逐渐的上升,似乎要烫化了人。

月明星稀,殿内传出来的声音,叫守夜的小宫女都羞红了脸。

李公公笑的可是见牙不见眼,毕竟宫里多久没有这样的喜事儿了,这女主子到了,小主子还不随后就来呀?

不仅如此,今日这事儿闹得这般热闹,太后的人也一早就在这儿候着了,不料没瞧见皇上,倒是听到一些不该听的声音。

“啧,皇上龙精虎猛,怕有的闹了。”

说话的是太后身边的大总管赵公公,他本来是想请皇上的,结果,等了许久,也不见皇上出来。

问李公公,李公公也不去通传,只笑得高深莫测,让赵公公在这里干等着。

没想到,皇上不出来,他还以为皇上要安寝了,结果,竟是直接临幸那女子……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不行,他得告诉太后!

“李公公,咱家想起还有些事儿,就先回去了。”

赵公公说完就马不停蹄的跑回去,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不妨碍他还精神着,腿脚更是灵巧。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他跑没了影儿。

李公公看着他的背影,但笑不语,确是跟他熟识的小宫女凑上前,问道。

“公公不怕赵公公走漏了风声,引得太后不悦吗?”

李公公摇了摇头:“还就怕他不说呢!”

小宫女一开始听不懂,后来便慢慢的琢磨过味儿来了。

这怕是皇上的意思,今日这事儿算是强抢女子了,皇上不想听太后的规劝,便直接用行动告知。

这边凤仪宫红被翻腾,那边较快的赵公公也到了寿康宫。

时辰不早,太后也已经卸了钗环,准备安寝了。

还没睡,就是在等着赵公公回来回话。

太后一身明黄色寝衣,斜卧在软榻上,用玉轮滚着自己的脸,小宫女帮给她捶着腿,富贵安然。

她瞥了眼急匆匆过来的赵公公,看到他满头大汗,皱了皱眉,有些责怪他,道:“怎么这么晚,皇帝呢?”

赵公公满脸喜色,语气激动道:“回太后娘娘,今日,皇上迟迟不肯见奴才,奴才逗留在凤仪宫许久,却意外得知,皇上今日临幸了一个女子。”

“哦,嗯?”

太后唰的一下睁开眼睛,那双贵气十足的凤眸睁得溜圆,从躺着的姿势立刻坐了起来。

“什么,你是说瑾儿临幸了今日从宫外带回来的女子?”

“回太后娘娘,千真万确呀,不光是奴才,跟奴才一同去的小太监,个个都听到了。”

赵公公也满脸激动,他伺候太后几十年了,早就知道太后的心病,就是皇帝的身体。

原本都不抱希望,谁知,又出现转机了呢!

太后更是兴奋的不得了,哪里还有丝毫睡意,这实在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来人,扶哀家起来小佛堂,谢天谢地,谢祖宗保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太后嘴里一直念叨着,忘了自己身穿寝衣,衣衫不整,就想跑去小佛堂,给祖宗上香。

“哎呦呦,这可使不得呀,太后——”

嬷嬷赵氏追着在后面帮她提鞋,心里感慨,这么些年,太后难得高兴一回,不过也难怪,这可是皇族传宗接代的大事儿。

虽然萧恒也与太后有血缘关系,但始终隔着一层,不是皇帝亲生的,实在是没有治国的才能。

如今,皇帝有机会诞下自己的子嗣,也并不难怪太后这么欢喜了。 “对对对,给哀家穿好衣服,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宣弘一大师开坛做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