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冰城12(1 / 2)

在距离雁门关一百五十里的地方,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急速行军。他们是楚军和民勇组成的联军,正浩浩荡荡的向北行军,由并州行军总管薛篙亲自率领。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赶到雁门关,支援那里的守军。

大军行进间,尘土飞扬,蹄声如雷。士兵们面容严肃,步伐坚定,他们知道时间紧迫,每一刻都可能关系到雁门关的存亡。队伍中,不仅有身经百战的楚军将士,还有临时征召的民勇,他们虽然装备各异,但此刻却团结一心,共同为了保卫家园而战。

薛篙骑在战马上,心急如焚。他深知雁门关的重要性,也清楚那里的守军正面临着怎样的压力。他不断催促队伍加快行军速度,希望能尽快赶到雁门关,为那里的战友带去支援。每当队伍稍作休整,他都会站在高处远眺北方,心中默默祈祷着雁门关的守军能够坚持到他们到达的那一刻。

随着大军不断接近雁门关,薛篙的心情也愈发急切.从腊月二十日收到雁门关守军的求援后,并州牧袁华就立即下令薛篙,立即组织援军赶赴雁门。因为时间紧急,除去北征已经调离的府兵,留下镇守并州的必要的楚军守军,其余的可以调动的府兵也只有不足三万,这显然是不够的,好在并州地处边陲,民风尚武,于是薛篙立即下令征召民勇,算上亚运粮草的队伍,总兵力大致在八万左右,对外号称十五万大军。于腊月二十三分两批次向北支援雁门关。

“总管!前军斥候回报,可以看到雁门关有黑烟传出来!”前方薛篙的一个亲兵正骑马从北方而来,在马上大声喊着

“雁门关失守了吗!”听到斥候的回报,薛篙立即大声的喊道

只见这个亲兵翻身下马,抱拳说道“报总管,目前前军斥候来报,雁门关方向有黑烟传出,但是雁门关应该还没有失守,斥候说没有见到北边的人下来”

听到这个斥候的回报,薛篙稍松了一口气,如果雁门关被破,自己可拦不住鞑靼人的骑兵。“快!传我军令,全军加速向北!命令骑兵立即全速赶往雁门关!”薛篙随机下令到。

就在薛篙率领大军急行军的同时,雁门关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鞑靼人如同汹涌的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地攻击着雁门关的城墙,他们狂野而勇猛,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和盾牌,发出震天的战吼。

城墙之上,守军将士们奋力抵抗,他们的眼神坚定而决然。箭矢如雨点般从城墙上飞射而出,与进攻的鞑靼人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每一块砖石都仿佛被鲜血浸透,每一次金属的碰撞声都像是死亡的钟声在敲响。

双方的士兵都已经杀红了双眼,他们的咆哮声、兵器的交击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而震撼的战场画卷。雁门关的城墙在战火的洗礼下显得愈发坚固,但守军的力量也在逐渐消耗。

一些守军将士在激烈的战斗中倒下了,他们的战友们会立刻补上他们的位置,继续与敌人搏斗。战场上,生命显得如此脆弱,但人的意志却在这场搏斗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愈发惨烈。城墙上,箭矢和石块已经堆积如山,每一块砖石都仿佛记载着一个英勇的故事。而战场上的血腥和硝烟,则像是这场搏斗的残酷见证。

李承文站在南段城墙上,他的铠甲已经被鲜血染红,既有他自己的,也有敌人的。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奋力劈砍着每一个冲上来的鞑靼士兵。每一次刀光闪烁,都有一名敌人倒下,但随即又有新的敌人填补上来。

关邢则紧握着长枪,他的动作迅捷而凌厉,每一次突刺都精准地穿透敌人的铠甲,带起一蓬蓬血花。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酷,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战斗机器。

城墙上的战斗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鞑靼人似乎察觉到了楚军的疲惫,他们的攻击变得更加疯狂和凶猛。但李承文和关邢率领的守军却毫不退缩,他们用最后的力气坚守着阵地。

每一次拼杀都惊心动魄,李承文的长刀已经卷刃,他不得不时常换用备用的兵器和敌人搏斗。而关邢的长枪也已经折断,他顺手抄起一柄敌人的弯刀,继续奋战。

他们的身边,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无人退缩。每个人身上都挂满了伤痕,但他们的眼神却依然坚定无畏。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敌人望而却步。

突然,一名鞑靼将领咆哮着冲向李承文,他手中的巨斧带着凌厉的风声劈来。李承文冷静地迎了上去,他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巨斧,同时一刀砍向敌人的脖颈。只听“噗嗤”一声,那名鞑靼将领的头颅便滚落在了地上。

与此同时,关邢也解决掉了面前的敌人。他喘着粗气,望向李承文,两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敌人轻易踏破这座城墙。 这场厮杀持续了整整三天两夜,最终李承文和关邢率领的守军数次击退了鞑靼人的进攻。但此刻的他们已经筋疲力尽,身上挂满了伤痕。然而他们的眼神却依然坚定无畏,仿佛在告诉世人: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放弃任何一寸土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