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御驾观神启395(2 / 2)

董谧从大祭司那里抢过太多的风光,若不是大祭司有深厚的表演功底,说不定董谧就能取而代之。

大祭司痛恨董谧,但他更痛恨拓跋嗣和元同一伙,因为太子一直对甘教耿耿于怀,继位后必然会抛弃甘教。在董谧的授意下,拓跋绍找到大祭司,并给出多个诱人的承诺,使大祭司心甘情愿为其效力。以利相交,利大则交甚,如今正是他们如胶似漆之际,大祭司可谓是倾囊相助。

大祭司瞟了一眼董谧。董谧心领神会,将所谓的神启又叨咕了一遍。大祭司闭目沉思片刻,说道:“小人以为,神启兹事体大,需得做法奉请神灵。”

“朕正有此意。大祭司以为该何时做法,要在何处?”

“神启显现之处,便是设立法坛之处。至于何时—”大祭司装模作样,掐指算计着,“宜早不宜迟啊!还请陛下移驾恒山,满朝文武需悉数跟随。明日辰时三刻,吉时出南门。”

“好!好!”此时的拓跋珪显然丢掉了思辨,也丢掉了主见。“来人啊!去各位大臣府中通报,明日辰时齐聚皇宫,随朕前往恒山祭山神。”看起来,皇帝的威严没有丢,他多少能找回些安慰。

次日清晨,文武百官早早都来到皇城,候在宫门两侧,等待皇帝出宫。由于心中忐忑,拓跋珪并未姗姗来迟。

宫门大开,皇家依仗缓缓而出,浩浩汤汤,最后是拓跋珪的雕龙皇辇。

从平城前往恒山,有两百余里的路程,轻车简行、日夜兼程,也需两日,而带上皇家依仗,则会多出一日。

事态如此紧急,还关系到太子的性命,为何拓跋珪的排场还要如此隆重?原因很简单,他要向世人彰显皇权,也是在告诉众臣,他已在心底里放弃了太子。

朝臣们个个是人精,怎能不理解圣意,他们跟在皇辇后面,颜面看上去同样平静,但心事却各有不同。不入流的元同也混迹在队伍中,一路上与崔宏嘀咕着,看来出行前他们并无对策,纯属临阵磨枪。

行进一日后,崔浩在驾前请命,先行一步去做些准备。崔浩的官职是祭酒博士,掌管皇家礼仪,这本是他分内之事,先行一步倒也讲得通。

其实,这是元同、崔宏二人走了一日想出来的策略,做准备是次要的,大祭司做法很随性,有块大石头就行,无需大场面;崔浩真正的使命是提前与太子会面,将元同二人商讨的对策告知太子。

与太子见面,详细交代一番后,崔浩继续前行,去完成下一个使命—帮大祭司找一块能站上去跳舞的石头。

太子怀着忐忑在半路等待圣驾,实际上是等待父皇对他的裁决。崔浩给他带来的策略就一个字—等,至于等什么,等到什么时候,都不在策略范围内。不过,得知元同跟在队伍中,他的忐忑能稍平复一些。

见到圣驾后,拓跋嗣让内监给父皇详细汇报了勘察情况,之后便随队伍返回深山。逮个机会,拓跋嗣与元同走到一处,迫不及待向元同询问解脱之法。

元同一反常态,一番嬉皮笑脸后,只挤出两个字—等、哭。

听到此二字,拓跋嗣险些当场哭出来,曾经无所不能的智囊,在如此性命攸关之际,却给出如此不着边际的建议。元同并未做任何解释,只用坚定的眼神告诉拓跋嗣,此劫可度。

队伍终于见到了神启,远远就能看到那崖壁,光滑得如同刀劈一般,没人不相信那是神人所为。崖壁上的八个字虽不那么遒劲,但也足以震撼所有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