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华夏第一情诗王子14(1 / 2)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鬓边已有白发的李商隐抬头望着寂寥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惆怅。精美的瑟为什么会有五十根弦。每一根弦都让他追思着那段如流星般逝去的青春年华。少年时的李商隐,他的青春并不绚烂,有的只是挥之不去的愁绪和压抑。可即便如此,爱情也如郊外的点点萤火点缀了他灰暗的青春岁月。唐朝时,因为风气比较开放,因此很多女子都加入到了学道的行列中,甚至皇家公主、官宦女子很多入道观成为女道士。据说少年的李商隐在玉阳山学道时,就遇到了以为入山学道的公主,当时他于公主的侍女宋华阳可谓是一见倾心。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一段有缘无分的爱情,因公主的阻扰,他们的爱情很快就走向了终结。使初入情网的李商隐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于是写下了这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时难,分别是更难。看着被公主无情带走的恋人,李商隐的世界一下变成了灰色,东风无力的吹着,百花皆已凋残。而他第四年则如流水般源源不断,一遍遍重播着他们曾经的欢乐,啃噬着他伤痕累累的心。后来李商隐为了求学,投身于刺史令狐楚门下,住在洛阳。有一天李商隐于堂哥让山在燕台吟咏时,恰逢一女子从身边经过,闻之惊问,谁人如此,谁人为是,并手段长带交给让山,向李商隐求诗。这名女子名柳枝,时年十七岁,是一商贾之女,自幼酷爱诗书,常谈知音难寻,听得如此好时,忍不住心生向往。于是约李商隐三日后在湖边相见。这应该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然而朋友的一个恶作剧再一次打破了所有美好。那时李商隐已经跟他的友人相约入京,然后朋友却开玩笑,偷偷带着他的行李提前去了京城。因为行李中有他进京的通关文牒,无奈的李商隐只好匆匆追去,当他再回来时,柳枝已另嫁他人。李商隐写下了《柳枝五首》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元稹似有所悟:“一寸相思一寸灰,好美的句子,怪不得你未来想当他儿子。”

年轻版的白居易:“……”

“这,这让我妻子听见了可怎么办!”

好友见他面色不好,劝说道:“没事吧,谁没点感情生活呢,人不风流枉少年,她能理解的。”

李商隐有些焦急:“风流?我现在哪里有?”

【这个女子撩动了李商隐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可一瞬间又消失在长长的窄巷那头,就连背影都模糊的看不清楚了。他的出现却让李商隐的心如大海一样波澜不惊,再难平静了。

没有金榜题名,也没有洞房花烛。

或许是上天可怜他吧,在他做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时,受到了王茂元的赏识,并将自己的女儿王晏媄嫁给了他。王晏媄虽然是官宦之女,却知书达理,勤俭持家,这一次,他终于赢得了爱情。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是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和妻子聚少离多,于是妻子就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牵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妻子在一次次询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可是归期却遥遥无期。何时能够妻子相依偎在一起,守着一枝红烛,同话巴山夜雨。

会昌元年,岳父王茂元出为忠武节度使,李商隐受招为掌书记同行,他与妻子才刚刚有了一次短暂的相聚,就不得不再次踏上旅程。他是多么想和妻子日日厮守在一起,然而人生在世,多的是身不由己。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绥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此时正是秋雨连绵之际,庭前紫薇开得正盛,它却不知道主人心中的离愁,独自盛放着自己的热情。李商隐看着被风雨打落的紫薇花瓣,想着妻子同样娇美的容颜,也在日渐凋零,自己却连守护都做不到。果然,妻子就如风雨中飘零的落花,日日憔悴,终于有一日再也陪他走不动了,带着对他浓浓的牵挂离开了人世。妻子的离世让李商隐彻底崩溃了,短短十几年他们琴瑟和鸣,相知相恋,他以为命运终于眷顾着他了,但这一次却又收走了。最终,留给他的不仅仅是化不开的相思,更多的是彻骨的痛。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