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六部尚书齐聚万寿宫131(2 / 2)

其中被点名名叫冯宝的秉笔太监往前走了几步,眯着眼睛看了几眼,随后回到黄锦身边轻声道:“干爹,正是他们。”

虽然在飘着大雪,天却是亮堂堂的。

对面的那行人走的近了也能渐渐看清了,头上的毛皮暖耳冬帽虽是白的,身上的官服连同肩背上的披风却一色的大红,这可是一二品大员才能用的服色——冯宝指的“他们”,便是大明朝内阁当时的全体阁员,首辅严嵩;次辅,礼部尚书徐阶;阁员,工部尚书、吏部侍郎严世蕃;阁员,礼部尚书吕本;户部尚书马坤、刑部尚书郑晓、兵部尚书杨博。

大寒日,作为整年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以后便是新年,所以,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每年大明朝最重要的年度财务会议。

严嵩独自乘坐的那乘抬舆停下了,须眉皆白的严嵩已看清了迎过来的是黄锦等人,连忙吩咐紧跟在抬舆旁的严世蕃:“快,扶我下来。”

严世蕃立刻搀着父亲下了抬舆。严氏父子在前,徐阶和吏部尚书吕本若即若离地跟在后面,一行人也向迎面走来的黄锦等人迎去。

“大喜呀!”远远地,黄锦就拱起了手。

别人不知,但他知道,严嵩一定知道为什么年后正月十五开的会议要提前到大寒。

“大喜!大喜!”对面的严嵩见黄锦时永远是满脸菊花般的笑,毕竟面前这人虽然是太监,可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职位,有“内相”之称,是负责完成明朝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最后的审核盖印。

而且身为太监,他在朱厚熜还是世子时便被选中伴读,陪伴在嘉靖左右的时间已超过四十年,与陛下的感情不言而喻。

他与严嵩、锦衣卫首领陆炳是唯三准许在宫中乘马与肩舆的人员。

“阁老!阁老!”黄锦自然也是满脸堆笑地迎上去搀住了严嵩的另一条手臂,“这场雪下来后,你老今年看上去可不像八十的人哟。”

“黄公公这是嫌我老喽。”严嵩故意收了笑,提高了那一口永远带着江西乡音的声调,“雪是好雪,要是下的都是银子,我也就不再操这份心,可以向皇上告老还乡了。”

“可别。”黄锦搀着他向永寿宫台阶走去,“皇上万岁,阁老百岁。您老还得伺候皇上二十年呢。”

“真还干二十年,有些人就会恨死我们了。”搀着严嵩左臂的严世蕃冷冷地摔出了这句话。虽然也五十出头了,但在京里待了二十多年,他已改掉了江西老家的乡音,京腔已说得十分地道。

“不会吧?”黄锦笑望向跟在严嵩身后的那已经入阁八年的两名阁员。

“自然不会,严阁老为咱大明做出的功绩,众人有目共睹,谁会记恨严阁老啊。”自十一年前嘉靖二十八年被征入内阁,短短十一年,他从少詹事兼翰林学士一路高升,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今年八月又晋太子少傅。

在官场一路可谓是平地青云,这中间自是要阿严嵩意,唯其马首。

所以他说的话其他人自是信服。

“亲家公,咱都是一家人了,你说我会胳膊肘往外扭么?”徐阶笑盈盈的严世蕃说道,毕竟他的孙女和严世蕃的儿子成亲,说是一家人也不为过。

刑部尚书郑晓和户部尚书马坤冷哼一声,兵部尚书杨博则笑了笑没有说话,

严世蕃瞥了徐阶、郑晓和马坤一眼,不再说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