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劝帝157(1 / 2)

随着内侍的忙碌,不久,一张精致的餐桌便被摆放在了御花园中。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美味,香气扑鼻,色泽诱人。朱由校与赵鹤天相对而坐,周围是盛开的花朵和轻轻摇曳的柳枝,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

两人边品尝着美食,边交谈着朝廷大事,时而认真讨论,时而开怀大笑。这样的场景,不仅让赵鹤天感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尊重,也让朱由校更加坚信,有这样忠诚智慧的臣子辅佐,大明江山定能稳固昌盛。

午宴过后,两人的心情都格外愉悦。朱由校知道,这样的时刻虽然短暂,却是维系君臣关系的重要纽带。而赵鹤天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忠诚之心,誓要为大明尽忠报国。

朱由校很久没有吃过那么一顿痛快的饭了,道:“你常来蹭一顿饭又何妨?你若是愿意,天天来皇宫用餐也无不可。”

他又补充道:“之前朕曾说过,让你每日进宫,我们可以边用餐边畅谈。在这皇宫之中,虽然也有人陪伴,但有些话题终究不便与他们深谈,唯有你能与我畅所欲言。只可惜你不是常驻宫中之人,不能每日进宫共餐。”

赵鹤天听到这番话,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这终究有些不合规矩。何况若我真的天天进宫与陛下共餐,那些弹劾的文官必定又要多起来,将这当成我的罪过。而且民间已有一些不太妙的传言,我若再如此行事,恐怕会更加引人非议。”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赵鹤天。这位年轻的臣子虽然才华横溢,但在朝堂之上仍显得有些青涩。他迅速洞察了赵鹤天话语中的深意,询问道:“外界又有何种传闻?那些大臣又是如何诽谤朕的?”

赵鹤天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他也知道朱由校是一个开明的皇帝,愿意倾听真相。他鼓起勇气,说道:“陛下,外界传言您偏听偏信,对一些大臣过于宠信,导致朝政失衡。还有人指责您对民生问题不够关注,只顾享乐。”

朱由校听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微微一笑,安慰赵鹤天道:“朕已为帝十余载,遭受非议乃是家常便饭,对此早已置之度外。你还年轻,若经历与朕相似,很快也会习以为常。”

这番话让赵鹤天感到一丝暖意,他知道朱由校并不是一个容易被外界言论所左右的皇帝。他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朱由校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赵鹤天是一个有远见的臣子,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朝廷和百姓的深深忧虑。

赵鹤天其实听闻了关于皇帝朱由校被诬陷有龙阳之癖的传闻。然而,他深知朱由校的为人,知道这些谣言不过是无稽之谈,忍不住向朱由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赵鹤天恭敬地说道,“近日微臣听闻了一些关于您的不实之言,但微臣深知陛下乃英明神武之君,定不会被这些流言蜚语所动摇。”

朱由校微微一笑,他知道赵鹤天是个忠诚的臣子,于是回应道:“赵卿家过誉了,朕自有分寸。这些谣言,不过是些小人为了一己之私而编造出来的。”

赵鹤天听后,不禁赞叹道:“陛下果然英明神武,即便是被诬陷有龙阳之癖,您仍能泰然处之,实在令人敬佩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朱由校听后微微颔首,面带微笑,显得云淡风轻。显然,赵鹤天的赞美让他颇感欣慰。他轻松地回应:“这何足挂齿,不过是些微末小事。朕自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不会被这些无稽之谈所左右。”

赵鹤天见状,心中对朱由校的敬佩之情更甚。他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外界的言论所影响。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从容的态度,正是一个明君所应具备的品质。

“陛下,”赵鹤天再次开口,“微臣以为,陛下的这种气度和胸怀,正是我大明王朝繁荣昌盛的基石。有陛下这样的圣君在位,我大明必定能够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朱由校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知道,赵鹤天这番话并非阿谀奉承,而是真心实意的赞美。他深深地看了赵鹤天一眼,然后缓缓说道:“赵卿家言之有理,朕也相信,在我大明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开创出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朱由校坐拥大明江山,却时常被朝堂上的纷争所困扰,在御花园内与赵鹤天密谈,也是举之殷至,想要了解外界对他的真实看法。

起初,朱由校面带微笑,仿佛对赵鹤天的话颇感兴趣。然而,随着对话的深入,他的表情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目光呆滞地看着赵鹤天,问道:“等等,你刚才说他们如何诽谤朕?”

赵鹤天心中暗自窃笑,面上却露出一丝惶恐之色,回答道:“他们说陛下您有龙阳之癖,但臣深知陛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这些无稽之谈绝不会让您动容。”

朱由校听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道:“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力求振兴大明。然而朝堂之上,总有一些人心怀叵测,散布谣言,诋毁朕的名誉。朕虽不惧这些流言蜚语,但也深感痛心。”

赵鹤天见状,连忙安慰道:“陛下英明神武,自有公断。那些诽谤陛下的人,终究是跳梁小丑,不足为虑。陛下只需继续秉持初心,为朝廷社稷着想,自然能够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