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边军167(1 / 2)

战争的硝烟终于散去,赵鹤天即将踏上返回京城的旅程。然而,在启程前往京城之前,他还需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昔日驻守辽东边境的军队面临着解散的命运。严格来说,并非所有部队都遭此厄运,但若无妥善安排,这些士兵无职无收,必将在辽东留下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为避免这一灾难性后果,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便是为他们提供一线生机。如今,那些曾被黄台吉势力占据的广袤田地已全部清空;原本依附于黄台吉的百姓,许多已向北逃亡,他们要么投身于白身黑水之间,回归原本艰苦的生活;要么继续向北迁徙,试图在草原上谋生——尽管严冬将至,北方的生活机会寥寥无几。

这些悲剧的结局早已注定,黄台吉战败后的种种图谋均未能得逞。而那些将领与士兵们很快将被分配到新的土地,他们将实实在在地拥有这片土地。可想而知,士兵们得知这一消息时必定欢欣鼓舞,但那些将领们却难以高兴起来。

赵鹤天需亲自率领军队前往宁锦一线,监督辽东的边军将领,确保他们释放手下的士兵。朝廷已为他们准备了官职,虽然听起来体面,实则待遇一般,远不能与他们昔日的地位相提并论。过去,他们仅凭走私便能获得丰厚利益,但一切已成过往。基于他们在辽东多年的戍守,朝廷最终决定给予机会而非严惩,这是他们最后且最佳的出路。若能把握这次机会,未来仍有望过上安稳日子;若拒绝,下场将极为凄惨。赵鹤天手中的屠刀绝不会有任何迟疑。

赵鹤天率领着近两万人马向着宁远城进发,此刻,辽东边军的将领们正聚集于此,仿佛在等待赵鹤天的到来。尽管赵鹤天的军队数量不及边境的七八万人,但朝廷不断抽调边境兵力,实际上所谓的七八万军队,因虚报和贪污腐败,实际能战之兵寥寥无几。即便他们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也缺乏赵鹤天那样强大的火炮支持,因此对他们的压制更是不言而喻。

许显纯率领的三万铁骑已抵达宁远城外围,静待与赵鹤天的军队汇合。一旦双方会师,尽管兵力仅有五万,面对辽东内部的动荡不安以及冰封雪覆的恶劣环境,他们依旧信心满满,不以为惧。

此刻,城中的大明边军将领们却深感不安。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场战争的异样——战事进行时,几乎未见调用他们的部队。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不信任,更是一种隐秘的防备。在这种情势下,朝廷的态度仍显得暧昧不明。战争虽已落幕,然而许显纯所率的三万骑兵却如临大敌,将他们所有的退路尽皆封锁,仿佛随时都可能对宁远城发起猛烈的攻击。将领们叹息着,感慨于朝廷对他们如同割肉般残酷的对待——不断地抽调他们中的杰出将领和士兵,留给他们的只是老弱残兵。唯一稍感慰藉的是,朝廷提供的军饷日渐丰厚。但这份银两在手,却似烫手山芋,他们内心仍旧期望黄台吉能够幸免于朝廷的清算。然而,讽刺的是,黄台吉终究未能逃脱朝廷的法网,从此他们再也无法通过走私获取利益。

一位将领转向袁崇焕,带着几分探询:“总督大人,朝廷究竟打算如何处置我们?”袁崇焕闻言,轻叹一声,沉声道:“诸位心中其实已有答案,有些事,或许无需我多言。”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若我所料不错,朝廷应该会念及我们曾为国征战、御敌于外的功劳。毕竟,一次性处理这么多官员,对朝廷而言也是不情愿的,那会显得朝廷冷酷无情。”

另一位将领紧接着问:“既然如此,总督,那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再次领军呢?”袁崇焕环视四周,发现所有将领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眼中满是同样的疑问。他深深叹了口气,语气坚定而诚恳地答道:“关于这件事,你们问我,我又该如何是好?有些事情,我必须坦白告诉各位,你们所期待的结果,恐怕是不可能实现了。朝廷绝不会再允许我们如以往那般领兵。”

就在此时,袁崇焕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他询问道:“我只想问你们一句,我们的士兵们,打仗的本领究竟如何?”下方的将领们正欲开口,袁崇焕却摇了摇头,“过去没有比较,我们又怎能自诩?虽然我们曾成功抵御敌军的进攻,看似有几分威风,但如今赵鹤天一事发生后,你们想想,若是真正与敌军对抗,我们的士兵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事实上,他们与赵鹤天麾下的将士接触甚少。如今驻扎城外的那三万骑兵并非赵鹤天的直属部队,而是草原各部落临时组成的联军。尽管未曾亲眼目睹赵鹤天手下精锐的主力,但他们仍能想象其雄姿。毕竟,他们与建奴交战多年,战绩互有胜负。然而赵鹤天仅用半年时间,便横扫了所有建奴城池,这种战果令他们自愧不如。

他们不禁叹息,心中充满了困惑,不明白赵鹤天的军队何以如此强大。林英曾言,赵军的胜利主要得益于火炮的使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当地军队也配备了火炮,却无法达到同样的高战损比。听闻十个建奴士兵也不敌赵鹤天的一个士兵,这让他们难以接受。

想到自己所在的军队与赵鹤天的军队相比,差距悬殊,他们感到沮丧。朝廷已经决定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因为一切已无意义。他们心中满是不甘,认为朝廷过于冷酷无情。多年来,他们为朝廷守护着辽东边疆,现在却要被一网打尽。

袁崇焕等人难以接受这样的命运,他们也曾想过反抗。两三年前,他们已察觉到形势不妙,朝廷不断从辽东抽调精兵,全部编入赵鹤天的麾下。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实际上有过反抗的念头,甚至派人去联络,但最终都未能成功。在朝廷迅速撤军的压力下,他们根本无法做好充分的准备。许多将领心里明白,反叛无异于自寻死路。于是,他们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一些人祈祷自己不会被调走,因为留下的资源和机遇实在太多。也有人敏感地意识到朝廷似乎要对辽东采取行动,否则为何只调走精锐,留下贪婪而未必有才的将领?在这种局势下,许多人甚至希望自己被调离,相信这样或许能有更好的结局。毕竟,有人觉得自己赚的银子已经足够多了,再留下来恐怕会危及性命。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多数人的眼界局限于眼前,难以洞察未来的机遇与风险。他们对于调离故土的不满情绪高涨,却未曾意识到一切已尘埃落定,刀锋已悬于颈侧。他们的举止变得异常,甚至有些狂乱。一位将领愤然对袁崇焕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手中尚有七八万士兵,足以引起朝廷的重视。”

袁崇焕闻言,心中却是另一番思量。他的目光穿透了表面的喧嚣,深知自己并无反叛之意。朝廷赐予他的职位颇为优渥,调往西北亦是重用。作为辽东边将的佼佼者,他对朝廷的忠诚与信任从未动摇。他思索着,或许此次调任并非坏事,未来仍有机会东山再起。因此,他并不想与这些将领共谋不轨。

袁崇焕沉声训诫道:“诸位,切勿轻举妄动。你们想想,若是真的动手,能敌得过赵鹤天麾下的精兵吗?这根本是自寻死路。你们本是国家的栋梁,若一意孤行,便成了叛军。朝廷对待叛军的手段,你们不是不知。到时不仅自身难保,全家老小皆会受牵连。你们辛苦挣来的银两,难道就这样舍弃了吗?不想为国安民了吗?”

这番话语让在场的将领们陷入了沉默。他们又何尝不明白袁崇焕的苦心?只是,面对朝廷的不信任,他们实在是心有余悸。原本以为黄台吉和努尔哈赤不足为虑,却不料他们竟如此棘手。朝廷早已对他们心生疑虑,怀疑他们将违禁物资私运给敌人。然而,这一切是否属实呢?事实上,他们过去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如今亦然。毕竟,当初辽东边军的供给匮乏,他们自己也需设法筹措银两。朝廷所给的俸禄,哪里够养活这么多将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