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 2)

只凭大领导的这句夸奖,只要她以后没什么大问题,这辈子就妥了。

除此以外,大领导亲自批示重新成立数控机床项目组,便是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

张副所看着面前傻笑的孟秋,眼含笑意,问道:“你对你报告中说的有信心吗?”

孟秋脸上还带着笑容,但语气很认真:“有!”

“很好!”张副所笑眯眯道,“现在,组织上有一项工作要交给你,你愿意接受吗?”

孟秋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

“那就……去出差吧!”

出……差?

出差的人不止孟秋一个,还有沈老师、顾师兄,以及张教授和他的学生胡晓梅。

一共五个人,始发站,云川省,终点站,哈市。

“全力攻坚数控机床项目”由第一机械部领头,在北方工业重镇哈市第一机床厂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召集人才参加。

901所去的就是他们几个。

沈教授是去压阵的,孟秋、张教授、胡晓梅他们三个是作为微处理器相关技术人员去协助,顾鹤年则是去帮忙的,除了帮忙,他还有一个上照顾老师,下照顾师妹的责任,算是机动人员。

火车上,看着窗外远去的风景,孟秋心中激动又兴奋。

张教授笑道:“小孟是不是没去过哈市呀?”

孟秋点头:“嗯。”这个时代的哈市没去过。

张教授就道:“那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市,大领导曾称其为咱们共和国的长子,其风光和南边大不相同。”

“这个时节应该还没有,再过一个月,哈市估计都要下雪了。雪能到人小腿那么深,你在雪地里,一踩一咯吱,一踩一咯吱。”

“到时候让晓梅陪你,你们一块儿出去玩玩,难得来一次,怎么也得见识见识!”

孟秋很期待,但更期待的是能早日研制出数控机床,要是能在过年前就好了,要不然出去玩心里都不踏实。

从云川省到哈市,一南一北,火车足足开了三天两夜。要不是901所的级别高,能给他们买到卧铺,他们这一堆文弱书生,只怕还没到,人得先倒下几个。

进站的喇叭声响起,几人都松了口气,终于到了。

站台上,一块醒目的牌子被举了起来,上书几个大字——哈市第一机床厂。

举着牌子的是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他张望了一下,见车厢里人群跟潮水似的涌出来,根本看不出来谁是他们要接的人。

他就对旁边两人道:“王厂长,卓科长,人太多了,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车厢找找?”

上面给他们发了公函的,文件中有写明来人的车厢号。

哈市第一机床厂王副厂长和技术科卓科长便道好。

年轻人跟猴子一样,蹿进人群,逆流而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终于领着人回来。

王副厂长和卓科长第一时间迎上前。

王副厂长双手握住沈教授的手:“您是沈教授吧?欢迎您来咱们厂指导工作。”

又看向旁边的张教授:“这位一定就是张教授了,欢迎,欢迎大家到来。”

一行人简单打过招呼,沈教授便道:“去厂里吧,其他同志到了吗?”

“到了部分。”王副厂长说,他伸手引路,“咱们的车子就停在外面,各位专家请。”

901所来的人多,一辆车坐不下,第一机床厂想得很周到,开了两辆车子过来。

王副厂长、卓科长陪着沈教授、张教授上了第一辆车子,叮嘱道:“小乔,照顾好几位同志。”

去车厢接到他们的年轻人小乔连声应是,他天生一张笑脸,伸手请孟秋三人上车。

三人在后座坐下,他自己上了副驾驶,一辆车刚刚好坐满。

车上,小乔给他们介绍窗外的风景,哪个是他们哈市的重要建筑,哪个又是什么时候建造的,这条路通什么,那条路又通什么。

热情又不失幽默。

可惜顾鹤年和胡晓梅都是比较标准的理工人士,他们关心的只有,项目什么时候开始?来了哪些人?

孟秋倒是对这个年代的哈市挺感兴趣,奈何坐了太久的车,身体有些不舒服。她靠在椅背上,半阖着眼,神情怏怏。

顾鹤年看了看她,皱了皱眉,问:“还要多久?什么时候能到?”

“快了快了,还有十几分钟……”

小乔也意识到他们现在并不想听哈市的介绍,给司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开快点,安静下来。

小乔好奇心重,听后面没声音,小心地瞥了一眼后面,就见那个年纪最小的靠在另一位女同志的肩膀上,似乎在闭目养神。

他在心里暗暗怀疑,娘嘞,这么年轻,也是专家?不知道有没有真材实料?上面对这个项目可是很看重的,机械部都来人了,让他们厂里全力配合……

顾鹤年注意到他的目光,眼神冷冷地扫过去,小乔讪笑了一声,赶忙移开了视线。

到了地方,先给他们安排住宿。

哈市第一机床厂很大,内部就有自己的招待所,他们这些人就被安排在了招待所里。

王副厂长见时间也不早了,料想他们远道而来,现在也没精力应酬,就不做讨人嫌的事了,让招待所安排晚餐,说:“沈教授,张教授,你们先休息,明天咱们再聊。”

王副厂长几人先行离开,901所一行人去房间。到了二楼,还没进去,旁边一个房间的门打开。

“老沈?”

沈教授回头:“唐老头,你也来了?”

唐教授道:“你都来了,我怎么不能来?舍得从你那犄角旮旯的地方出来了?”

沈教授翻了个白眼,给他介绍其他人,介绍到孟秋时,他故意只道:“我学生。”

唐教授看了她一眼:“新收的学生?以前好像没见过,叫什么名字啊?”

沈教授道:“是,才收的。名字嘛,你应该听过,孟秋。”

我听过?唐教授回想了一下,扶了扶眼镜,颇为惊讶:“哦,就是那个报告上的……”

数控机床的报告暂未对外公布,但如唐教授这样的参与这个项目的重要人员是能看到的。

他对这篇报告印象颇深,除了内容,还有一个,老沈竟然在一个陌生的名字后面署了名。

原来那个“孟秋”是他的学生。

唐教授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孟秋,冲沈教授比了个大拇指:“可以呀,老沈,运气真好。”

沈教授哈哈大笑,心情十分满足,他将孟秋拉到前面来:“来,给唐教授打个招呼。”

孟秋乖乖道:“唐教授好。”

唐教授温和道:“哎,你好,你好。”

沈教授伸手,手心朝上:“不会一句你好就打发了吧?见面礼呀!”

唐教授愤愤地从口袋里摘下自己的钢笔:“你个强盗,才来就讹我一支钢笔。”

孟秋不敢收,唐教授递给她道:“拿着吧,这支钢笔不算什么贵重的。”

沈教授道:“嗯,是不算贵重,只是陪了你不少年而已。”

老师这么说,孟秋更不好收了,沈教授道:“收下吧,这老小子也没少讹你老师的东西。”

孟秋见他这么说,才收下了。

唐教授他们是下去吃饭的,既然碰到了沈教授他们,就等了一会儿,等他们收拾好,一行人一起下去。

饭桌上,就讨论起这个项目。

沈教授才来,还不清楚,就问:“来了多少人?现在是什么情况?”

“除了你我,还来了几拨人。”唐教授列举了几个他们认识的人,“其他的听说还在路上。”

“还在路上?”

“嗯,这次召集的人可是全国范围……”

在他们说话时,有很多人正从全国各地,披星戴月地赶来。

刘解放是厂里的老师傅,也是厂里为数不多的八级钳工。

他23岁进入机械厂,从一开始的学徒工,到现在的八级钳工,一点一点地琢磨,一点一点地总结,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进步、成长,花了足有四十多年。

刘解放刚进厂的时候,大字不识几个,但这么多年,他的工作笔记已经记了厚厚的几大本。从最开始的鬼画符,到现在,拿出去俨然就是一部字迹工整、记录详实的钳工宝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