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169(1 / 2)

,弟弟从两岁开始就上双语幼儿园,五岁就开始上课外兴趣班,开始学编程和钢琴。

一切昭然若揭,但赵滢心里不愿意承认。她只能安慰自己,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她和几个妹妹都是灾星,而弟弟是福星。是他的到来让家里条件变好了,连赵滢能住上镇里的电梯房,也要感谢弟弟。

直到赵滢熬过高考。她以 620 多分的成绩,成为全校第一,足够来北京上一所 211 大学。如果幸运,掌握了报考技巧,说不定能摸上 985 的边。赵滢如何报志愿,成为了他们学校的头等大事。连校长都打电话给她远在大城市的老同学老朋友,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报考经验,让她不留遗憾。

但赵滢的父母却执意让她读省内的师范学校,理由是省钱。

赵滢听话了小半辈子,爸妈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自己才是个半大小孩,就已经会给妹妹喂奶换尿布。连读高三的寒暑假,她都会在家里帮农和做家务。在涉及到自己的双脚到底要迈向哪里的时候,她突然觉醒了自我意识。

哪有什么天生的灾星福星。就算有,也不可能是她一个上下五年都算上,这个小小的镇子里高考分数最高的人,父母家两边家族里学历最高的人。

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和老师达成一致,所有志愿,都填了北京。第一志愿滑档,她最终被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录取。

大女儿远走高飞,她爸并不高兴,只出了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生活费每个月只有 700 块钱,之后再没有给过她钱。偏偏赵滢最争气,靠自己兼职赚钱读完大学四年。成绩也好,本来可以直接保研到更好的 985,但她犹豫了两天,最终还是选择放弃继续读研,直接工作。

放弃保研那一年,赵滢 23 岁。她弟弟 15 岁,中考失利,最后只能花择校费,才能到她以前读书的那所高中上普通班。

择校费两万五,赵滢的妈妈张口就问她要一万。钱,她是有的。攒了四年,手里大概有一万多块,原本打算给自己买一个二手 iphone7 和一整套化妆品作为步入社会的礼物,但架不住妈妈软磨硬泡,在屏幕那边流泪,为弟弟的未来发愁,她还是把钱打给了家里。

她社会经验不足,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款甚至连租房子都不够。好在她在这时收到了力场的 offer。

彼时,力场还只是一个新开的健身房,虽然很大很华丽,但并不算最好的就业方向。赵滢最终选择力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力场给钱格外大方。赵滢第一次意识到,长大真好,独立真好,来北京真好。作为成年人,在北京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无需攒四年钱才能买一部手机,可能几个月就够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林霁予。林霁予和她一样大,单从外表看上去甚至比她还要年轻,但无论是眼界还是经验,都比她成熟得多。这种成熟里,又裹挟着一派她面试的诸多大公司的人绝不可能有的天真和热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