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_分节阅读_第406节(1 / 2)

  郭元振垂手称是。

  “那我便期待你的好消息了,走吧。”李清月放下了车帘,任凭行进中的马车很快将那两人抛在了后头,也并没有去管她这句突如其来的插话,到底对郭元振和宋之问造成了何种影响。

  她回头就对上了澄心的目光,“您很看好此人吗?”

  被安定公主特意搭话的人,好像还真没见到过几个。

  虽然她在约摸两个月后就要重新起行,但这不妨碍她这个“大管家”将人名先给记下。何况,她现在得赐予姓氏为武,更要对得起公主对她最为特殊的厚待。

  这份意图简直不要太清晰地写在了她的脸上。

  李清月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倒也不必这么认真,我只是在看到他的时候想到唐休璟了,觉得这个考生可能会很合主考官的胃口。”

  已过年底朝集使审核官员政绩的时候了,官员的调度自然也已随即下达。

  除却段宝元还朝、接任大理寺卿外,唐璿因在宣州就任期间大力整改江淮冶铁、种植,在旱灾之中表现也尤为出众,行将被调回中央,接替戴至德出任户部尚书。也便理所当然地因天后要把控整个科举考场,出任主考官之一。

  以唐璿的履历,确实够这个资格了。

  不过当李清月朝着方才那人看去时,便难免想到唐璿当年的样子。

  郭元振和唐休璟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些相似的,比如说这份自知才干终究能被发掘之时展露在外的野心。

  那么希望,他也能在随后的制举中拿出应有的表现。

  李清月暂时没空和一个考生往来,她现在要忙的事情还多。

  正值月初,她在敲定了对手下诸人的安排后,便随澄心前往了四海行会,对此地的产业情况做个例行的查阅。

  “早两年间还是辽东那边的金矿投入过来的支出居多,这几年里的商贸进项越来越高了。”李清月翻了翻今年的结余,在脸上露出了个满意的笑容。

  同在她手下办事的回纥商人葛萨没将产业合并到四海行会之内,但两方之间的合作一直很密切。现在又有卓云出任北庭都护,为西域商路保驾护航,不怕葛萨这家伙翻天。

  葛萨那边拿着酒水贸易的大头,四海行会本身则运作着广州奇珍、辽东新米,还有水力纺织、新型鞣皮染布、棉花纺织这些手工业产物,以及和长安西市合作的饮食行当。

  可惜阎立本现在唯恐入套,否则说不定还能开设个长安建筑业方向的营生,多少有点可惜。

  但现在的这些营生产出,已经足够让她在开采金矿的时候可以不加限制一些,将其混在府库内也不会为人所察觉。

  何况,早在数年前,她这里就多了一个额外的支出大头。

  四海行会在长安城中的总部,收容了不少除开遣放宫人之外的人手,比如在关中灾情失控情况下被官府诏令准许收养的,还有自愿加入行会便于谋生的女户,在长安之外的其他分部也同样如此。

  这其中自然免不了一些年纪还不到能够做工的,比起她们当前带给行会的进项,还是她这边支出的更多。

  李清月也不觉得自己有必要节省在这方面的支出。

  尤其是教育。

  “蜀中行会的女学前几年还是由诸葛夫人主持的,但自咸亨元年开始,她的身体就很不好,不得不将其挪交给女儿来接管。现在来信询问,段长史调任入京之后,那边的情况是否还是一切如常?”

  李清月颔首:“此事我会和阿娘商议的,益州都督府长史的位置可能会由娄师德出任,关于行会和学馆之事我会专程和他交代。”

  “倒是宣州那边……我再和阿娘商定个合适的人选。”

  如果再让武思元走唐璿的老路,在先出任梁州刺史后担任宣州刺史,也未免太有司马昭之心的意思了,还是该当换个人。

  总之,这几处学馆对她来说很是重要,也在为长安这边的行会输送人才,必须在上面有自己人保驾护航。

  在阿娘确定了问鼎帝位的宏愿之后,这些自下而上的门路更不能丢!

  辽东那边的学馆是最安全的。

  安东副都护李谨行的夫人刘旋一手管矿一手管学,差点把李谨行都给抛在了脑后,和杨炯在此地配合默契,在高丽遗民中居然也选出了不少进学的好苗子。

  也不知道从这些人中到底能成长出多少个有女官天赋的人。

  好在,还有给她们继续成长的时间。

  “还有……”澄心刚要继续往下禀报,两人就听到了外头传来的敲门声。

  李清月抬眸:“去看看。”

  等澄心重新走回来的时候,就见在她的后面跟着一大一小两个人。

  小的那个虽然换上了汉人的衣服,也已在此地住了一段时日,但还是不免有几分拘谨的表现,倒是大的正以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朝着她投来希冀的目光。

  李清月颇为好奇:“你们两人怎么一起来了。”

  来人一个是韦淳,一个……是噶尔·江央。

  江央将攥着衣角的手又握紧了一些,在望着她的时候仍有最后一点犹豫。

  韦淳却不管那么多,已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不瞒大都护,我想参与到此次海航行动中,但我自知自己的能力还离标准差了些,所以想来您这里求个恩典,若是我能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能力足以同行,那我现在就去做,只求能有一个破格的机会。”

  她说话之间起先还有点没底气,可当将话说出口的时候,对上安定公主鼓励的目光,她又觉自己的声音已再未滞涩在喉咙口。

  在她稍显忐忑的眸光中,更为醒目的,大概还是一种奋起而前的拼劲。

  李清月也还真没料到,在原本已经敲定的人选之余,头一个找上她的居然会是韦淳。

  比起经常往来于海路贸易的人手,韦淳根本没有离开过长安,便让海航经验这种东西看起来只是一个短板,实际上还代表着更多的东西。

  李清月若有所思地端详了一番她的神情,确认她提出此事应当不是意气用事,面上的笑容又柔和了几分:“你觉得我为何要用王玄策和尉迟循毓?”

  韦淳来前显然已对此事有过考虑,也没将李敬业举荐尉迟循毓真当个理由来说。

  她目光炯炯地答道:“我猜大都护对西面局势有所考虑!王玄策三次前往印度,是大唐除开已故的玄奘法师外对印度最为了解的人。他更有灵机应变的本事,在使团被俘时调度泥婆罗兵马前来支援,瓦解了阿罗那顺的阴谋。尉迟循毓以王玄策为榜样,对于印度、泥婆罗等地的语言必定精通,有他的长处所在,倘若公主意图自泥婆罗、大小勃律等地入手,进而两面夹击吐蕃,他能派上用场。不知我答得对是不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