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54(2 / 2)

  李治一句“诸卿欲李唐亡于四代之手?”,就将那些想要让太子一并回返的谏言全给吞回去了。

  要不是前来万年宫之前长孙无忌就知道,李治对强行立太子这件事是很恼火的,他差点就要以为,王皇后和太子的位置稳如泰山了。

  不过还是个孩子的李弘是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的。

  因他年纪太小,和他那些兄长也没太多接触的缘故,他甚至并没有对这种“分别”表现出任何一点不舍。

  比起介意于太子何在,仪仗何在,更引起他注意的,是当他们自山下出发,往长安方向启程,关中平原的广阔逐渐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李弘看到了一片在他们来时不曾出现的场面。

  武清月也趁机顺着小窗窥见了一点外边的景象。

  那是河水泛滥后的场面。

  渭河沿岸,曾经有着广阔的田地和聚集成片的屋舍。

  而现在,暴雨之中暴涨的河水,自原本还算广阔的河道满溢而出,在周遭的水渠支流疏散之下尤有残余的水浪冲上岸来。

  它不是那等温吞的渗透,而是以水泛浪涌之势摧毁两岸的各种东西。

  以至于再一次看到这些田地屋舍的时候,屋舍已不复存在了,田地之间更是一片泥泞的滩涂。

  在目之所及的地方,武清月看到很多个身影在田中或是呆呆地站立,或是已在尽力将田中残余的河水给疏导出去。

  但相同的一点是,当眼见那支天子出行的仪仗经过,他们都不顾膝下正有泥污,遥遥朝着这个方向叩拜了下去。

  这好像是在以一种最为朴素的方式,向着出行的天子行礼,表达他们的感谢,又无端让人觉得有些堵得慌。

  几乎就是在看见这幅画面的时候,武清月惊觉抱着她的澄心有一点奇怪的反应。她忽然把视线往车内转了转,没再借着李弘打开的窗扇往外看去。

  倒是李弘浑不觉车厢内的异常,开口问道:“阿娘,他们为什么要……”

  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行礼呢?

  李弘是见过黔首与官员如何向着父亲行礼的。

  如果说在前往万年宫的半路上,这种行礼还相对不那么正式的话,籍田礼后所见,就应当是最为标准的面见天子礼节,可他此刻所见,这种叩拜之礼是不一样的。

  这种礼节不顾形象,不顾所谓的体面,只有叩首下去的郑重其事。

  日光在田间残存的水泽上反光,也将这些人的身影渐渐模糊在光晕之中。

  看起来——

  李弘无法形容出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但若让武清月来说的话,比起感念陛下恩德的两相欢喜,更像是逐渐远去的泥泞田地要将一个个缩小的身影给吞进其中。

  武媚娘也望着窗外的景象看了许久。

  直到行出去了一段路程,两人才听到她回道:“因为他们觉得,天灾难免,而能提前将其祸端降到最小,是你父亲为天子,有上天护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