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66(1 / 2)

  先是在那出召集了五名臣子的议事上,褚遂良以“先朝托付”的立场表达出了明确的反对。

  同为宰相的韩瑗、来济虽还未来得及说话,眼看也是站在褚遂良这头的。

  至于长孙无忌……李治都不想多说了。

  去年在将柳奭问罪的时候,为了显示他依然尊敬这位太尉,他令韩王在绘制武德功臣画像后,又为长孙无忌重新绘制了一份,以显示天子对他最为特殊的深情厚谊。

  这还不算,李治又亲自拜谒了一趟长孙无忌,将他的三个庶子都给喊到了面前。

  以这三人年纪已到,不当在家赋闲为由,给这三人都找了个官做。

  体贴到这个份上,已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可长孙无忌竟好似觉得,他得到这样的待遇是理所应当的。

  儿子的官职照领不误,等李治在和褚遂良等人不欢而散后,将册封宸妃一事旁敲侧击问询于他,得到的却是长孙无忌“为何不听听遂良所言”的答复。

  言外之意,褚遂良的想法便是他的想法。只是他要多给陛下留一点面子,不会将这种话以过分直白的方式说出来。

  更让李治意想不到的是,虽说褚遂良其人出自南方,但他平日里往来的,几乎都是关陇人士,将其归并入长孙无忌的朋党行列,才是合理的。

  结果近来不乏南派贵族拜谒于他,似有同气连枝之意。

  李治对这些人际往来清楚得很,又怎么会猜不到,这代表的是谁的想法!

  这些话同样没有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就好像只是一出出踏春邀约一般。可暗流涌动里,只有他这个天子是被孤立在外的。

  好得很,只是一条册封宸妃的消息,居然炸出来了这么多条大鱼。

  偏偏除了这些明确反对的声音之外,其余众人都还保持着中立缄默的样子,像是在静静地观望着这出无声交锋分出高下来,不敢多往前表态。

  时至今日,也还没有一个足够有分量的官员,真正决定站在他的身后。

  这就让他的那道敕封指令迟迟无法颁布下去。

  若是他贸然在所有的反对声音中宣旨,在众人非议之中,他便成了个昏君!

  而李治绝不甘心担上这样的骂名。

  或许,他还可以再等上一等,让自己的羽翼再丰满些,随后出手便更为稳妥了?

  这想法已到了他的嘴边,却在他望向面前的武媚娘时,卡壳在喉咙中没能说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