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342(2 / 2)

  倒是李治的那句“威胁”,在她这里真是一点用都没有。

  阿娘说,阿耶还因为她这个偷跑以及作战说了句气话,说她要是再不回来,当面敲定食邑在哪里,干脆就放在百济了。

  按照百济这个民众大多赤贫的状态,那可真是亏得没边了。

  可李清月会在乎这个?

  百姓赤贫,分布稀疏,也就意味着她那三百户的范围能囊括更多的土地,对她的寿命来说有益无害。

  她最多就是在乎一下,百济的位置相当于是现代韩国的西半部分,在矿产资源上不够丰富,经营起来不够有成就感,相比之下,她大概更想要高丽的黑土地。

  算了,也当这个威胁有效吧。

  在阿娘随后的信中,便没这等问责警告意思的话了。

  大概因为她不在面前,说这些也没多大用处,武媚娘干脆和她说起了洛阳近来发生的种种事情。

  她也果然很知道女儿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比如说,薛仁贵首战九姓铁勒告捷,让她收为己用的这个回纥商人觉得又被敲打了一番,在启程前往梁州的时候声称此地开销都由他自己提供,还可以多给公主让一点利。

  而梁州那头,起码在唐璿上呈的奏报中所说,当地的农耕正是欣欣向荣之势。

  李清月暂时不在中原,也并不影响这两人能先将相关事宜给敲定。暂时不必担心那头的事情。

  比如说,在清月前往百济后,武媚娘有过和宣城公主的短暂交流。这姑娘倒是没之前那么怕她,但是也有点退避三舍的意思,反倒是问起安定情况的时候兴致勃勃。

  对比之下真有点意思。

  估计在她这个战功的鞭策下,宣城也该再多努力一些。

  不过她会让人看着点宣城,别再出个公主渡海投奔另一个公主的趣闻。

  至于李贤和李旭轮那就更不用担心了,陛下会看着的。

  “……有那么夸张吗?”李清月戳了戳信纸上的这两句,又觉得阿娘还记得在百忙之中关照一下自己的小伙伴,已是看在她的份上了,便又忍不住抿唇笑了出来。

  继续看去,下一句提到的还是她的人。

  说是王勃和卢照邻都被丢到沿海来折腾罗盘材料去了,这两个若是她想要征调过去的话,倒是可以让航船走一趟。

  不过李清月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

  她如今最缺的人手其实不是帮她写文书战书的,而是同时精通百济语言和唐人官话的。

  偏偏有这样本事的人大多在百济贵族之中,而这些贵族,除去黑齿常之这样的将领,不会选择成为唐军之中的队正、校尉等官员,也就让李清月的命令想要传递给百济士卒,必须要经过黑齿常之和沙叱相如这些人。

返回